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P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对无机化学概念性知识的讲解,利用超星学习通以任务清单的形式指导学生在课下完成自学,在课上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实践可以发现此方法有助于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综合性大学公共选修课“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几个典型教学实例的介绍,展现了将化学、医药卫生、人文历史等3类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和课程思政性、科普性、趣味性的协调统一。这种“三知三性”的教学理念为化学与健康类公选课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提供新方法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促进信息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完善,使思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新和应用更加快捷便利,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以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和新媒体技术全面开发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并与专业知识的教学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绿色化学"的课程建设、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通过对教学侧重点的细致化、课程难易程度的普适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考评机制的合理化改革,大大激发了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了公选课的教学效果,既明确了"绿色化学"作为各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也为其他化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许海  周屹博  贾琼  刘松艳  张颖 《化学教育》2022,43(14):90-93
以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化学类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为例,应用“三知三性”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将化学知识、医药卫生知识、人文历史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同时实现课程思政性、科普性、趣味性的协调统一,为大学化学与健康系列通识教育公选课的课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