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7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于pH 7.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CTMAB+及I3-离子间借静电引力形成离子缔合物,可将其浮选入5.0 mL苯中,此缔合物在溶剂中,于365 nm处有吸收峰,较简单的I3^-离子在相同条件下的吸收峰(350 nm)红移了15 nm。在此溶液体系中存在抗坏血酸时使离子缔合物产生褪色反应,且在抗坏血酸浓度在25μg/50 mL以内时与吸光度的降低值(ΔA)间呈线性关系。在抗坏血酸浓度为6.0μg/50 mL时连续测定6次,所得结果的RSD为1.2%,回收率在96%-101%之间。  相似文献   
2.
在pH 6.5的微酸性溶液中,汞(Ⅱ)与碘离子形成的络阴离子HgI2-4和亚甲基蓝的阳离子MB 生成离子缔合络合物;在分液漏斗中与一定量的苯振摇后,该缔合物[HgI2 4]·2[MB ]以第三相的形态在水相与苯相之间浮选析出.将水相及有机相弃去,用丙酮将析出的浮选相溶解后在657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汞(Ⅱ)量在12.0~22.0 mg/25 mL内服从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率为3.5×105>L·mol-1·cm-1,方法的检出限为5.1×10-7 mol·L-1.对12.0 μg/25 mL汞(Ⅱ)标准按方法连续测定11次,算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98%.应用所提出的方法以合成水样为基体,加入汞(Ⅱ)标准溶液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4.8%~100.1%之间.  相似文献   
3.
小型天然气膨胀液化流程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洁净的能源,因其热值高、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少,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首选能源。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是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小型液化流程装置的要求出发,提出小型天然气膨胀液化流程,并以液化单位千摩尔天然气的比功耗为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对影响比功耗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优化,为流程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将吖啶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并研究了此电极上对苯二酚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检测,发现聚吖啶橙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使其氧化电位降低,峰电流增大。在优化的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对苯二酚浓度在6.8×10-7~9.6×10-5mol.L-1和3.5×10-4~2.1×10-3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在零电位处闭路富集130 s,测得其检出限为3×10-7mol.L-1,用于模拟废水样的分析,测得对苯二酚的回收率在97.3%~103.0%之间。  相似文献   
5.
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与金属阳离子(M^n+)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接近,存在明显相互干扰,但因其吸收光谱具有显著差别,可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加以分离的特点,可通过多波长线性回归同时测定多种金属元素。本文根据多波长线性回归分析原理,以5-Br-PADAP为显色剂,测定铝合金中铁、铜、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CO2地质封存技术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有效手段,亚岩心尺度CO2-水在多孔介质内的流动实验对阐明CO2地质封存中的残余捕集过程的封存潜力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高压微流控芯片在毛细管数为2.37×10-5条件下进行了CO2驱替纯水的实验,以研究重力对气水两相流动的影响。实时采集到了两相在非均质孔隙内的分布形态和流动特点,进一步的对CO2饱和度进行了量化和评估了CO2的封存容量,阐明了重力对CO2残余捕集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瓦斯爆炸事故对井口外部区域存在破坏作用,增加了矿井配套基础设施及相关人员的事故风险。结合典型井下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煤矿立井内瓦斯爆炸及其灾害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考查了井口外部区域冲击波超压和温度场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瓦斯爆炸对井口外部区域的主要危险源于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爆炸冲击波,其峰值超压及波及范围随瓦斯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井口外水平方向的高温灾害不明显。研究结论能够为煤炭工业场地平面布置、煤矿安全规程、风险评估及事故调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