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数理化   60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免疫吸附剂的研究及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讨论了常用的免疫吸附剂载体材料的性质及使用情况,总结了免疫活性物质的常用固载方法以及在血液净化领域治疗各种疾病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多嵌段聚氨酯大孔共聚物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嵌段聚酯大孔共聚物经缩聚和加聚反应分步聚合得到,并利用FTIR,DSC,SEM和BET等对其结构、形态结构和孔结构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为微相分离且可能存在三种微区结构的多嵌段共聚物,其干态下的比表面积有10-250m^2/g之间,平均孔径在100-350A左右,在聚合温度下,接近于聚氨酯θ条件的溶剂为最佳致孔剂。  相似文献   
3.
用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乙二醇(PtBA45-b-PEG114)和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4-乙烯基吡啶(PtBA60-b-P4VP80)制备了复合胶束. 该胶束在pH=2.5的酸性水溶液中形成以PtBA为核, PEG和P4VP为壳的稳定球型结构. 在pH=12时, 壳层的P4VP链段变为疏水, 塌缩在PtBA的核上形成内壳, PEG链段继续保持溶解状态, 与成核的PtBA连接并穿过塌陷的P4VP内壳, 形成胶束的冠, 由于PEG处于溶解状态, 其分子链间有比较大的空隙, 可以控制一些小分子通过, 在胶束的表面形成通道. 该通道类似于生物膜的蛋白通道, 可以控制PtBA核与外界进行能量或物质交换的速度. 以布洛芬为模型分子, 负载在胶束内进行药物控制释放研究的结果表明, 胶束表面的通道可以起到明显控制布洛芬释放速度的作用, 并且药物的释放速度与通道在胶束表面的比例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 在丁酮/异丙醇混合溶剂中合成了分子量可控和分布较窄的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tBA-b-PNIPAM)嵌段共聚物, 用GPC和 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PtBA-b-PNIPAM在甲苯中水解得到聚丙烯酸-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AA-b-PNIPAM). 用动态光散射技术对PAA-b-PNIPAM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随pH值和温度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型含有机硅二元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聚羟基醚(PHE)、聚羟基醚砜(PHES)、酚酞聚羟基醚(PPHE)和聚对羟基苯乙烯(PHS)与端胺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通过羟胺缩合生成ABmn新型结构的可溶性含有机硅二元多嵌段共聚物,m值在1~6之间,详细讨论了反应物浓度对共缩聚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分子量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和动态力学分析(DMA)技术初步确定了其反应机理、结构和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激光光散射研究了一种主链为聚丙烯酸侧链为聚乙二醇的梳形共聚物分散剂的一些溶液行为.从静态光散射得出了较为合理的表观重均分子量、均方旋转半径等参数.动态光散射给出了流体力学半径分布及其角度和浓度依赖性.结合静态和动态光散射,上述梳形共聚物分散剂在溶液中的构象也得到初步的表征.通过与描述梳形聚合物的Gay-Raphae模型进行比较表明,这类梳形共聚物溶液在低盐离子和低pH值条件下存在聚集行为,形成以PAA主链为核PEG为壳层的类胶束聚集.  相似文献   
7.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了亲水性嵌段聚合物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EG-b-PDMAEMA),并通过季铵化反应,得到侧链接枝不同单糖分子(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的聚阳离子糖缀物PEG-b-P(DMAEMA-co-DMAEMA-Sac)(Monosaccharide).研究了该聚合物与5,10,15,20-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TPPS)在水溶液中的复合自组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PPS在该组装体中以J-聚集体形式存在且显示超分子手性特征.手性信号的产生是聚合物侧链糖单元C(4)和C(5)上的羟基与TPPS通过非共价键——氢键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手性信号方向应与糖单元构型有关.通过对比单糖构型发现,具有(4S,5R)构型的糖单元可诱导TPPS产生424 nm正Cotton效应和490 nm负Cotton效应的聚集体,具有(4R,5R)构型的糖单元可诱导TPPS产生424 nm负Cotton效应和490 nm正Cotton效应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8.
史林启 《高分子科学》2017,35(11):1328-1341
Inspired by structures of antenna-reaction centers in photosynthesis, the complex micelle was prepared from zinc tetra-phenyl porphyrin (ZnTPP), fullerene derivative (PyC60) and poly(ethylene glycol)-block-poly(ε-caprolactone) (PEG-b-PCL). The core-shell structure made the hydrophobic donor-acceptor system work in aqueous. In micellar core,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 occurred between ZnTPP and PyC60 molecules which ensured the enhanced energy migration from the donor to the acceptor. The enhanced interaction between porphyrin and fullerene was confirmed by absorption, steady-state fluorescence and transient fluorescence. The generation of singlet oxygen and superoxide radical was detected by iodide method and reduction of nitro blue tetrazolium, respectively, which confirmed that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 in the complex micellar core occurred. Moreover, the complex micelle exhibited effective electron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photodebromination of 2,3-dibromo-3-phenylpropionic acid. The complex micellar structure endowed the donor-acceptor system with improved stability under irradiation. This strategy could be helpful for designing new electron transfer platform and artificial photosynthetic system.  相似文献   
9.
经缩聚和加聚反应分步聚合制得聚氨酯大孔吸附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证实大孔树脂的骨架结构与原设计一致,在于态下测得的比表面积为120m2/g,且性能稳定、孔径分布窄、机械强度高。利用DSC、SAXS对其骨架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聚氨酯大孔树脂具有微相分离的形态结构,且存在两种分散相。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量双酚-S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酚-A型环氧树脂由其优异的力学和粘结性能而获得广泛应用,但它存在着耐热性较差的弱点,用双酚-S改性环氧树脂虽已有报道,但产物的分子量较低,我们曾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高分子量的聚羟基醚和聚羟基醚砜,在此基础上,我们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高分子量的双酚-S改性环氧树脂.它与双酚-A型树脂相比,熔点和热裂解温度均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