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1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了三个可真空蒸镀成膜的三元铕配合物Eu(DBM)3LN (DBM为二苯甲酰甲烷阴离子, LN代表不同邻菲洛琳衍生物), 并对其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在配合物Eu(DBM)3L3 {L3 = 2-苯基-3-[3-(咔唑-9)丙基]咪唑[4, 5-f]1, 10-邻菲洛琳}中, 引入邻菲洛琳和咔唑基团以期分别提高材料的电子和空穴传输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对中性配体的有效修饰能够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载流子传输性和光致发光性质, 从而显著提高其电致发光性能. 双层器件ITO/TPD(40 nm)/Eu(DBM)3L3(80 nm)/Mg:Ag (200 nm)/Ag(100 nm)能够发出铕配合物的特征荧光, 启动电压为8 V, 最大亮度达561 cd/m2 (16 V). 四层器件ITO/TPD(50 nm)/[Eu(DBM) 3L3(5 nm)︰BCP(5nm)] 4/BCP(20 nm)/AlQ(10 nm)Mg0.9Ag0.1 (110 nm)/Ag(100 nm)的最大亮度达1419 cd/m2 (18 V), 也为铕配合物的特征发射.  相似文献   
2.
稀土离子(LnⅢ)丰富的4f电子跃迁能级,使稀土发光材料获得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稀土配合物中天线基团的引入,弥补了稀土离子f-f跃迁禁阻而导致吸收较低的不足.而具有三重态吸收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天线基团,更使稀土离子的激发窗口红移.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铱(IrⅢ)-稀土(LnⅢ)异核发光配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量子点通常具有核-壳型的基本结构,它的发光效率及色纯度高。因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可控合成的优点,Ⅱ-Ⅵ族量子点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中的应用研究最为丰富。为了制备高效、稳定的量子点LED,量子点的结构、器件结构和载流子传输层都需要进行设计和优化。如今,量子点LED的效率已接近Organic LED(OLED),但它的发展仍存在挑战。  相似文献   
4.
自从2009年首次报道采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作为吸光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以来,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快速提升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这类电池同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引发了钙钛矿电池的研究热潮. 目前研究工作大多数集中在如何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但钙钛矿电池要真正实现产业化应用, 急需要解决材料及器件的稳定性问题. 本文探讨影响钙钛矿材料及器件的稳定性因素, 从温度及湿度等方面分析了材料的稳定性, 从传输材料及其界面问题讨论了器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环金属配体2-(4',6'-二氟苯基)吡啶(dfppy)和副配体2,2'-联嘧啶(bpm)合成了一个铱配合物[Ir(dfppy)z(bpm)]Cl,通过1H NMR,质谱,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且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同时利用得到的中间配合物[Ir(dfppy):(bpm)] [Ir(dfppy)2(Cl)2]n晶体结构讨论了配合物形成过程.对配合物[Ir(dfppy)2(bpm)]Cl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研究表明,其常温发射位于609 nm处,初步推测该磷光发射可能来自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跃迁和配体自身,π→π*跃迁(LC)的混合.  相似文献   
6.
稀土配合物独特的发光性质使其在众多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其中,d-f跃迁发光稀土配合物具有跃迁宇称允许、激发态寿命短和光谱可调等特点,但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介绍了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制,综述了具有d-f跃迁发光性质的稀土配合物(主要是Ce3+,Eu2+,Yb2+和Sm2+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并初步总结了配合物分...  相似文献   
7.
影响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综述稀土铕和铽配合物电致发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重点围绕稀土材料本身, 探讨了影响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性能的一些主要问题, 指出一个优异的稀土电致发光材料应兼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效率、热稳定性和成膜性以及载流子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制备了一种以羧基联吡啶为桥联配体的Ir(Ⅲ)-Eu(Ⅲ)双金属配合物,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光物理性质表征.该配合物具有高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46%),而且Ir(Ⅲ)配合物作为天线分子对Eu(Ⅲ)离子具有很高的敏化效率(93%).TD-DFT计算研究表明,羧基联吡啶在传能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Ir(Ⅲ)配合物长波长的3MLCT吸收,可以把激发波长扩展到500nm的可见光范围.  相似文献   
9.
选择具有(N^N)(N^N)位点的四齿配体2,2’-联嘧啶fbpm)作为桥联配体,利用铱配合物Ir(dfppy)2(bpm)Cl作为配体与稀土配合物Ln(TTA)3·2H2O配位,得到了Ir^III-Ln^III(Ln=Nd,Yb,Er)双金属配合物[Ir(dfppy)2(bpm)Ln(TTA)3]Cl.通过荧光滴定的方法,测定了该铱配合物与稀土离子之间的络合稳定常数.通过对铱配合物及Ir^III-Ln^III(Ln=Nd,Yb,Er)双金属配合物在可见区光谱的测定,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铱配合物发光的猝灭,说明从铱中心到稀土中心发生了能量传递.同时,利用可见光选择性激发铱配合物可以获得在稀土Nd^III,Yb^III,E^III离子红外区的发光.说明了铱配合物Ir(dfppy)2(bpm)Cl作为配体可以较好地敏化稀土离子的红外发光.  相似文献   
10.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中, 电极缓冲层的选择对光电转换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理想的负极缓冲层兼具传输电子和阻挡空穴的作用, 而理想的正极缓冲层兼具传输空穴和阻挡电子的作用. 常见的无机电子传输材料主要有TiO2和ZnO等, 而常见的无机空穴传输材料主要有CuI、CuSCN和NiO等. 本文就这些常见的无机缓冲层材料在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作一简要回顾, 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