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3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氧比铕标准物质中Al_2O_3和ZnO的方法。考察了谱干扰和基体影响,采用Rh为内标较好地补偿了基体铕的影响。方法简便、快速,定值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在仔细研辉光放电光源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在国内首先设计、制成了HGZ-Ⅱ型自动辉光放电光源。该光源除换样品外,实现了抽空、进气、对光、预燃、曝光、充气、复位等摄谱全过程的自动控制。有水压、真空度、短路保护措施和醒铃线路。设计合理,性能良好,操作简便,工作安全,可靠。程控部分的编排包括顺序控制。时序控制和条件控制。由于使用了通用执行元、器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耐用性。为满足表层,逐层分析的需要,还专门设计了计数电路。供电源实现了高压直流供电和脉冲供电。该光源可应用于合金中主成分和少量杂质分析及金属、合金表层,逐层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纯氧化钪中稀土杂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氧化钪中15个稀土杂质的方法。考察了基体效应及内标的作用,采用I或Cs为内标可很好补偿基体SC的影响。方法检测限为0.013-0.085ng/ml,加料回收率为91.2%-105.7%,相对标准偏 1.4%-8.1%。  相似文献   
4.
前言辉光放电光源的稳定度高,只要有精度好的检测系统,可保证分析结果有很高的精密度。直接进行固体块样的合金组分元素分析,是这种光源的特长之一。用辉光放电光源作铝合金的分析,国外也有报导。因铝合金极易氧化,试样表面易形成氧化膜,所以试样不易产生正常的剥离,而且预燃时间往往很长又无规律,因而分析再现性不好。浅田庄太郎等认为铝合金的分析,用辉光放电光源是很困难的。他们在试验中还发现了第三元素的影响。试样中只要含有铜,溅射量就增大,使准确度变坏。Dogan研究了铜-  相似文献   
5.
高纯Tb4O7中稀土杂质的ICP—MS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高纯氧化铽中La、Ce、Pr、Nd、Sm、Eu、Gd、Dy、Ho、Er、Tm、Yb、Y等13种稀土杂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选择了仪器最佳操作参数,考察了质谱干扰和基体效应,选用I作内标可基本克服基体效应。方法检出限为0.013-011ng/mL,加标回收率为87%-103%,重复精度(n=7)为2.2%-5.5%。方法快速、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ICP-MS直接测定高纯(5N~6N)氧化镱中稀土和非稀土杂质的新方法.对ICP-MS测定中的光谱干扰和基体效应进行了详细考察,结果表明:用镓作内标,可有效地补偿因氧化镱引起的基体效应.方法的检出限在0.0X-0.Xng/mL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n=7)<10%.已应用于高纯氧化镱的工艺流程及其产品分析.  相似文献   
7.
按测试方法分类,包括电化学分析方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活化分析法,计算机模拟以及以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流动注射等为基础的联用技术,对近lO年来广泛应用于环境与生命科学的国内外元素形态分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ICP—MS用于Eu2O3标准物质中铝和锌的定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自制的接口,实现了氢化物发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联用。考察了连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器、气动型断流式氢化物发生器及气动型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联用性能。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参数,研究了系统的分析性能,实现了能生成氢化物的8种元素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氧化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高纯氧化钇中30种痕量稀土和非稀土杂质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考察了谱干扰及基体效应,采用Ga内标能较好地补偿基体钇的影响。方法检出限为0.013 ̄4.1μg/L。方法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