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数理化   9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六水氯化镁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四方体MgO,考察其对有机染料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通过TGA-DTA、SEM、XRD、N2-sorption和FT-IR等手段表征样品.结果表明,原料浓度、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四方体MgO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小,而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助于有序结构的组装.温度170℃、时间24h、MgCl2·6H2O与C6H12N4浓度比为1∶2和表面活性剂PVP是制备四方体MgO的最佳条件.在溶液浓度10mg · L-1的单一吸附实验过程中,四方体MgO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分别为91.3;和22.3;,吸附过程均为单层吸附且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在溶液浓度40 mg·L-1、甲基橙和亚甲基蓝浓度比3∶1的混合溶液吸附过程中,四方体MgO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分别为80.1;和97.9;.  相似文献   
2.
吸附法是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重要方法,开发新型吸附剂一直是研究热点.利用浸渍法和水热法制备了片状和无定形的纳米CeO2吸附剂,探讨其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分析pH、吸附时间、六价铬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循环吸附实验考察纳米CeO2吸附剂的再生能力.结果表明:厚度30 nm、直径大小约为400 nm的片状CeO2吸附剂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和更快的吸附速率,80 min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两种吸附剂的最佳吸附pH为3;吸附动力学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等温吸附过程,表明纳米CeO2对六价铬的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片状CeO2四次吸附-解吸实验之后吸附率稍有下降,表明片状CeO2吸附剂有较好的再生能力,因而,该片状CeO2吸附剂适用于与酸性Cr(Ⅵ)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8点长方集团变分模型,并引入各向同性最近邻相互作用,以及各向异性次近邻相互作用,计算了YBa2Cu3Oz两Ba层间铜氧平面上□—O系统的有序—无序相变图,不仅在z=7.0附近得到具有超导电性的正交相,并且在z=6.5附近得到具有两倍晶格长度的另一种正交相(正交相Ⅱ)。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用一个计算机控制的倒扭摆研究了快冷Fe71 Al2 9合金中的两个内耗峰 .在快冷的Fe71 Al2 9样品中分别在 180℃(P1 ) ,340℃ (P2 )和 5 10℃ (P3)出现了内耗峰 ,而在慢冷的Fe71 Al2 9样品中只发现了P3峰 .快冷样品中的P1 和P2峰在从 6 5 0℃冷却下来的测量过程中或在 35 0℃经过较长时间的时效后消失 ,其峰高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直至消失 .P1 和P2 峰都有弛豫特征 ,它们的激活能分别为 :H1 =1.0 3± 0 .0 8eV(P1 峰 ) ;H2 =1.6 4± 0 .0 5eV(P2 峰 ) .P1 峰被认为是无序合金中Al原子在四面体点阵内的最近邻运动所引起 ,P2 峰则是无序合金中Al原子在四面体点阵内的次近邻运动所引起  相似文献   
5.
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研究了橡胶产品中使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裂解行为.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裂解产物的分析表明,在初始阶段DMP的裂解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苯、甲苯和苯甲酸甲酯.随着温度的升高苯甲酸甲酯进一步裂解成为分子质量更小的自由基,并发生稠环化反应形成更稳定的菲、蒽、间-联三苯、三亚苯等芳香族多环化合物.根据分析实验提供的裂解产物信息和有机物热裂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对DMP的热裂解反应机理作了探讨,表明在废旧合成橡胶热裂解回收过程中,增塑剂DMP的高温裂解会产生多环芳烃污染物.应选择合适裂解工艺和裂解温度,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巴旦杏中脂肪酸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气-联质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巴旦杏中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样品处理方法和气-质联用仪的分析条件,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临界装置是在低功率下运行的能够维持可控自持链式裂变反应的装置,一般运行的热功率在1kW以下,与动力堆相对应,一般称为零功率装置。在临界装置上进行的各项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就是裂变反应率(简称裂变率),它是其它参数测量的基准,如在脉冲式的反应堆中,还是脉冲裂变总数的测量基准,是脉冲堆的一个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微纳米加工技术在纳米物理与器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在纳米尺度下可能呈现出与体材料不同的物理特件,这正是纳米科技发展的基础之一。要想探索在纳米尺度下材料物埋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应用领域,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手段,微纳米加工技术作为当今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之一,是实现功能人工纳米结构与器件微纳米化的基础。本文根据几个不同的应用领域,介绍了微纳米加工技术在纳米物理与器件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次声试验系统及次声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制了一种在试验室内可提供次声环境的次声舱,测量的次声波特性曲线和其空间均匀性表明,在 6~20Hz频率范围内的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设计的次声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宜产葛根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媛  伊华  刘敏 《光谱实验室》2003,20(6):874-87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宜昌地区产葛根中的Cu.Fe.Zn、Mn、Mo.Mg、Se等6种微量元素。为葛根的药效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