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数理化   1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合成聚(2,4-二甲氧基对苯乙炔)的有机可溶性前聚物的反应条件与单体转化率和前聚物产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NaOH是聚合反应的有效引发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单体与NaOH摩尔比为1:1,单体浓度0.05-0.2mol/L,聚合时间2h,温度低5℃,正己烷、石油醚作为有机提取剂可有效提高前聚物产率。用IR、UV-Vis'^HNMR,TGA和 DSC对前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二磺酸掺杂高热稳定性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二磺酸作为掺杂剂合成了具有高热稳定性的二磺酸掺杂导电聚苯胺。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苯胺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率、产物的导电率与分子量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测试有机二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有机二磺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在微波场中升温速率快,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复升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不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强碱诱导的去卤缩合聚合法,合成了不对称烷氧基取代的聚(2-甲氧基-5-十二烷氧基-1,4-对苯乙炔)(PMDPV).其溶解性和成膜性能优于对称取代的聚(2,5-双十二烷氧基-1,4-对苯乙炔).以PMDPV为发光层质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其发光峰值波长为605nm.并用IR、UV-Vis、TGA、1HNMR、GPC等对所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量PPV的合成、掺杂及导电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乙炔(PPV)是从单体1.4一二氯甲基苯合成,后者聚合产生水溶性铳盐,此时,对于PPV的转换可用二甲硫醚和盐酸的热消除反应,从水溶液中成膜。用IR、UV-Vis、TGA分析研究了消除反应。PPV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而且可能是由于n-和p-型杂质得到的材料具有的导电性近似于这些高掺杂聚乙炔。中间聚电解质的转换率对于PPV可能是一种调整,并且这些掺杂膜的导电性,可能与平均共轭长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可注射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不饱和聚磷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富马酸、1,2-丙二醇和三氯氧磷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主链重复结构单元中含不饱和双键的聚磷酸酯.FTIR及NMR研究表明.不饱和聚磷酸酯(UPPE)主链结构中含有富马酸二(1,2-丙二醇)酯(BPGF)的三种异构体.利用GPC研究了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分子量,聚合物趋向于单分散性.反应18 h后,聚合物重均分子量达到5 956 g/mol,分散度为1.12.通过测定UPPE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交联温度曲线,确定交联反应最高温度为41.14-82.30℃,固化时间在1.95-10.28 m in之间.  相似文献   
6.
有机 /无机杂化聚磷腈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可以在许多领域获得应用 [1] .具有光电活性的聚磷腈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 4 ] . Allcock等 [2 ] 合成了具有离子传导特性的聚磷腈 ,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具有非线性光学特性的聚合物也有研究报道 [3 ] . L eung等 [4 ] 合成了具有电致发光基团的聚磷腈 ,部分聚合物具有蓝光发射的特征 .合成化学键合的聚 (N -烷基 )吡咯通用聚合物复合膜材料已经得到了重视[5,6] .本文合成了 2 -吡咯基乙醇 ,将其与反应性无机聚合物聚 (二氯 )磷腈进行高分子取代反应 ,合成了含吡咯侧基的聚磷…  相似文献   
7.
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承美  过俊石 《发光学报》1995,16(4):343-349
本文对以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为发光层的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性能和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其发光峰值波长为590um,起亮电压为12V,最大亮度可达112cd/m2.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影响其发光强度和峰值波长,一般以200℃,真空处理3.5h为宜。还原气氛(N2+H2)下的热处理有利于电致发光性能的提高。器件在空气中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其量子效率可达0.16%光子/电子。并研究了器件制备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聚合物电致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双卤甲基苯衍生物在强碱诱导下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共轭态可溶的聚对苯乙炔,并利用IR,UV-Vis,^1H-NMR,TGA等对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有征,其Nn=0.48×10^4。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峰值波长为486nm,起亮电压为22V。  相似文献   
9.
利用三种不同的热处理方式,以有机可溶性前聚物获得了导电聚合物聚(2,5-二甲氧基)对苯乙炔,并对导电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酸性介质对前聚物的热消除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所得产物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并对酸催化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共轭聚合物经掺杂后导电率的稳定性与热消除反应程度有关,经适度消除反应,产物的导电率在空气中有较好的稳定性,过度消除反应产物的导电率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以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为发光层的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性能和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其发光峰值波长为590um,起亮电压为12V,最大亮度可达112cd/m2.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影响其发光强度和峰值波长,一般以200℃,真空处理3.5h为宜.还原气氛(N2+H2)下的热处理有利于电致发光性能的提高.器件在空气中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其量子效率可达0.16%光子/电子.并研究了器件制备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聚合物电致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