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数理化   3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A reproducing kernel col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strong formulation is introduced for transient dynamics. To study the stability property of this method, a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von Neumann hypothesis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critical time step. A numerical test is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algorithm. The numerical critical time step and the predicted critical time step are in good agreement.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ased on the radial basis collocation method, and they are in good agreement. Several important conclusions for choosing a proper support size of the reproducing kernel shape function are given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相似文献   
3.
采用时间分辨的发光光谱技术,分别测量了两种新合成的钌配合物[Ru(bpy)2 (dpbpd(NH2)2)]2 和[Ru(phen)2(dpbpd(NH2)2)]2 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相互作用时的瞬态发光动力学过程,并与以往对[Ru(phen)2dppz]2 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研究带-NH2的嘧啶环对配合物与DNA作用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含有带-NH2的嘧啶环的钌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时的发光按双指数规律衰减,发光寿命为几十纳秒,比dppz类钌配合物与DNA作用时的发光衰变寿命(几百纳秒)小一个数量级.归因于嘧啶环上的N和-NH2可能与水分子、DNA的碱基对或磷酸骨架形成氢键,从而加快激发态的无辐射弛豫,削弱发射光强,缩短发光寿命.该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配合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RoseBengal为有机染料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发展了2-芳基吲哚结构的自由基烷氧羰基化反应构建酯基取代的吲哚[2,1-a]异喹啉酮骨架.在温和的条件下,能以良好到优秀的收率得到结构多样的吲哚[2,1-a]异喹啉酮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利用可见光为能量来源、无需金属催化剂和价廉易得的肼甲酸酯为酯基来源等优点,更加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强形式的RKPM配点法求解瞬态动力问题的算法,并提出了采用RKPM配点法,配合时间域中心差分求解二阶波动方程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此评价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评估出实际计算时的临界时间步长.通过数值算例比较可知,实际算例的计算临界时间步长与本评价方法,所预测的临界时间步长结果非常接近.给出了如何合理地选择RKPM形函数支撑域的建议.最后与径向基函数配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韩国志  刘学文  马鸿飞 《化学学报》2010,68(18):1921-1924
采用聚苯乙烯和光敏混合向列液晶(5CB+BMAB), 通过溶剂引发相分离制备了聚合物分散液晶膜(PDLC). 利用偶氮液晶的光致相变, 实现了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的光控开关. 实验结果表明, 在PDLC膜内部液晶微球中, 液晶分子呈双极形分布. 其光控温度区间19~36 ℃之间. 以360 nm附近紫外光照射之后, PDLC膜的最大透光率从6%增加到93%. 在相同的工作距离下, 光调制的时间与PDLC膜内部微孔直径相关. 在相同的液晶浓度下, 直径越小, 调制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7.
基于极性叠加原理,在成功设计烷烃异构体和多氯代烷烃生成焓计算新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计算多元醇异构体生成焓的新方法,并合理地假定任一异构体的原子化焓等于三种键(C-C、C-H和C-O-H键)的键能、极性叠加能项以及氢键能项的加和.用这一模型拟合24种原子化焓数据,得到了标准生成焓的估算公式.为了检验预测的精确性,又设计了一种预测方法,使用在排除被预测的化合物条件下回归得到的参数,预测该化合物的生成焓.按这种方法,预测了24种异构体的生成焓.通过该5参数预测的相对于实验值的各种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最大绝对误差)不仅比7参数的基团法预测的对应误差小得多,而且比相应实验数据的误差还要小.与键加和法比较,该方法的模型包含了极性叠加能和氢键能量,该两项代表了主要的非键相互作用能,表征了不同异构体的结构差异,并大大减少了参数.  相似文献   
8.
钌(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瞬态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三种新合成的钌配合物[Ru(bpy)2(7-CH3-dppz)]2+、[Ru(bpy)2(7-F-dppz)]2+、[Ru(phen)2(7-F-dppz)]2+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辨的荧光光谱技术分别测量了这三种钌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时的瞬态荧光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Ru(bpy)2(7-CH3-dppz)]2+的发光寿命最长(约382 ns),而[Ru(bpy)2(7-F-dppz)]2+的发光寿命最短(约65 ns)。分析表明:钌配合物的发光来源于配合物分子中的电荷转移态到基态的辐射跃迁。通过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使得配合物激发态分子的无辐射弛豫几率减小,从而导致发光寿命的增加。配合物的分子与DNA相互作用越强,激发态分子的无辐射弛豫几率越小,发光寿命也越长,最终导致高的发光效率。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对配合物的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Yb的高激发态结构:Ⅰ.偶宇称J=0能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与郭振华的《洪德定则的理论解释》一文(本刊1987年第5期)都是讨论洪德定则的.郭文着重分析物理图象,比较简明,而本文则对洪德定则的表述及其理论解释都作较严格的讨论.两文各有特色,读者在阅读本文时可参阅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