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3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引言近年来,我国人造金刚石的产量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以现有的人造金刚石合成技术,通常以Fe,Ni,Co,Mn等元素组成的合金作为触媒,这使人造金刚石中极易残留这些金属组成的包裹体。诸多研究表明,包裹体含量和分布情况对人造金刚石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1]。经查阅文献,已有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人造金刚石中杂质元素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的报道[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被广泛应用于岩矿、土壤样品中多元素分析[3]。本实验以在大气气氛中高温灰化和混合酸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ICP-AES测定人造金刚石中Fe,Co,Ni和Mn。本方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1引言氮是人造金刚石晶体中最常见的杂质,它以可替代方式固溶于人造金刚石中,氮杂质作为人造金刚石的最主要结构缺陷,对晶体本身的光学、热学、电学和机械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其在工业发展和高科技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1,2]。氧以微量金属氧化物存在或以可替代方式固溶于人造金刚石中。氧对人造金刚石性能的影响尚未有报道。所  相似文献   
3.
综合利用碳-硫测试、XRD、SEM、BET、拉曼光谱、EIS及扣式电池测试等分析技术手段,对LiFePO4/C制备过程中原位包碳与非原位包碳(分别记为LFP-1、LFP-2)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碳含量、相结构一致的前提下,LFP-1为10μm左右带孔的大颗粒,LFP-2为由100nm左右小颗粒组成的类球状颗粒,前者的电荷转移电阻(Rct)、倍率性能、循环性能优于后者,这归结于不同的包碳方式导致的LiFePO4/C微观结构的不同,从而使拉曼光谱结果中LFP-1的ID/IG和Asp3/Asp2低于LFP-2,即前者石墨化程度高于后者。从而表明,碳的包裹情况对改善LiFePO4/C的电化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该结果对提高橄榄石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