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以α-环糊精和酸性红G包合物为掺杂剂,三氯化铁为氧化剂,采用无模板自组装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片状微结构聚吡咯.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合成的片状聚吡咯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静置聚合条件下,以α-环糊精和酸性红G包合物为...  相似文献   
2.
多棱微米结构聚吡咯(PPy)的可控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通过化学氧化法将α-环糊精分子/吡咯单体包结物聚合制备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多棱状微纳米结构形貌的聚吡咯材料。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结果显示合成的多棱状聚吡咯的微观形貌为各截面边长从2.0μm到5.0μm不等,棱边长约20μm的空心棱柱状结构。合成的聚吡咯的分子结构以红外谱图(FT-IR)进行表征,证实了得到的聚吡咯分子结构中环糊精的存在。最后讨论了多棱状聚吡咯的形成机理。该方法为合成具有特殊形貌的微纳米结构导电高分子材料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染料掺杂聚吡咯微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江涛  韩杰  延卫 《化学学报》2009,67(4):329-334
以水溶性染料酸性红G为掺杂剂, 以三氯化铁为氧化剂, 采用无模板自组装方法制备得到了聚吡咯微/纳米管. 利用FTIR, XRD, SEM, TEM对所合成的聚吡咯微/纳米管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搅拌条件下, 酸性红G原位掺杂得到的聚吡咯管直径在100~910 nm之间, 管长大于50 μm. XRD表明所得聚吡咯微/纳米管为无定形态. 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吡咯浓度、掺杂剂与吡咯浓度比、氧化剂滴加速度等对聚吡咯管形貌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液包结法利用α-环糊精(α-CD)对1-甲基环丙烯(1-MCP)进行包合,将气态的1-MCP固态化形成白色粉末状的1-MCP/α-CD稳定包合物,使之便于保存和应用。利用拉曼光谱(Raman)、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XRD)、气质联用测试仪(GC-MS)、核磁谱仪(NMR)等测试技术对所得包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同时提出了1-MCP/α-CD包合物中1-MCP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以该法测定的包合物中1-MCP的有效质量分数约为3.6%。对1-MCP和α-CD的包合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1-MCP和α-CD按摩尔比1∶1进行包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