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数理化   2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表面接枝苯乙烯和4-氟苯乙烯的共聚物.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配比下接枝共聚物对聚酯薄膜表面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利用接触角测试和表面能计算对比研究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单体百分含量对接枝百分率及接触角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聚酯薄膜表面接枝百分率增大,接触角增加,表面自由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核,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支化单体,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了第一至五代端羟基脂肪族超支化聚酯,采用旋转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氢键作用对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熔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高代数超支化聚酯相比,低代数超支化聚酯的线性黏弹区较窄,松弛时间更长.无论是稳态剪切测试还是振荡测试,第一、二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熔体均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剪切变稀行为,而第三至五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熔体则表现为牛顿流体的流变行为.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流变行为均不遵循Cox-Merz方程.温度谱的测定发现,低代数超支化聚酯相对于高代数的结晶度更高.流变测试中所出现的现象都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由金属纳米粒子构成的周期性规则阵列,可以通过粒子间的耦合来激发表面格点共振效应,从而极大压缩单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线宽.本文将该表面格点共振效应从二维周期性结构推广到轴对称的圆环结构中,提出了双圆环金属纳米粒子阵列结构的电磁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双圆环阵列发生表面格点共振效应的条件,并发现当阵列结构参数满足特定条件时,该阵列的所有偶极子分量会发生集体共振效应,从而获得极高的近场增强因子.  相似文献   
4.
聚苯乙烯/聚乙烯的反应性挤出共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强  林明德 《应用化学》1999,16(3):53-0
多官能团单体;聚苯乙烯/聚乙烯的反应性挤出共混  相似文献   
5.
交联低密度聚乙烯交联程度表征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烷交联法和过氧化物交联法是聚乙烯交联改性的两种重要方法[1],以往的文献上通常都以凝胶含量来表征这两种方法制备的交联产物的交联程度[2~6],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凝胶含量基本相同的硅烷交联聚乙烯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的性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70℃的二甲苯中凝胶含量为62%的过氧化物交联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平衡溶胀比是相同凝胶含量的硅烷交联LDPE的4倍,150℃时凝胶含量为70%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的热延伸率比相同凝胶含量的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小三倍,而且二者的结晶行为和结晶度也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6.
硅烷接枝聚乙烯储存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进行了硅烷接枝聚乙烯的水解缩合交联反应的加速试验,发现该反应对水分浓度为一级反应,反应的表现活化能42kJ/mol,由此可推算A组份的保存期。当催化剂存在时,水解缩合反应明显加快,这时的表观活化能降到20kJ/mol。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气液并流向上兰相流化床的一般流体流动性质。阐明了不同性质及粒度的固体颗粒、流化床静止床高、气体及液体的表观线速、气体分布板结构等参数对床层的均匀性、气体及液体滞留量、床层膨胀高度及气泡形态及大小等影响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在液固两相流化床中通入气体后,床层膨胀比随着气体速度的增大而变化的规律具有五种不同类型。用气泡上升的平均真实速度V_g/ε_g作为V_g及V_L的函数作图,可以表明气体及液体的表观线速对气体滞留量及气泡大小的影响,并用在流化床上部的照片直观地表明了这一点。最后用关联式将本文数据进行关联,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8.
通过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出不同支化结构的梳形支化聚苯乙烯.使用示差折光指数-多角激光光散射-毛细管黏度三检测联用凝胶渗透色谱对不同链结构梳形支化聚苯乙烯在四氢呋喃(THF)中的形态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梳形支化PS在THF中的均方根回转半径(Rg)和特性黏数([η])均随支链长度和支链数目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在支链长度较长或者支链数目较大时,Rg和[η]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大的趋势逐渐放缓,而且支链数目对梳形支化PS在溶液中的均方根回转半径和特性黏数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支链长度.梳形支化聚苯乙烯在四氢呋喃中的MHS方程特性参数K、α随支链长度和支链数目的增加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中传统专业实验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2+7+2"梯度式专业实验体系,即在2周实验仪器操作实训的基础上,进行7周加工与合成综合实训,然后再进行2周工程能力综合实训。该实验体系的三项内容在难度和实践强度上层层推进,呈梯度式分布。从体系实施后学生在后续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阶段的表现来看,新的专业实验体系效果良好,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本专业主要知识的系统了解,并且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回归反射面材的新结构,以梯度折射率微球代替传统的超高折射率匀质玻璃微球.利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进行光线追迹的理论计算,确定了制作新型回归反射面材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按此条件制作回归反射面材可大幅度降低原先对折射率的过高要求,并显著提高回归反射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