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2篇
数理化   2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里叶变换技术在紫外可见光谱区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何锡文  陈鼎 《分析化学》1994,22(1):94-100
本文评述了傅里叶变换在紫外可见光谱区的应用,探讨了傅里叶变换在紫外可见光谱学以及信号处理两方面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傅里叶变换在紫外可见区遇到的问题、主要优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应用三元络合物分别测定轻重稀土元素的方法有所进展。我们在前文曾探讨借混合型配位络合物与阳离子界面活性剂反应形成多元络合物来测定重稀土元素。本文拟以两性界面活性剂代替阳离子型界面活性剂,研究其反应行为,以便更好地提高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并且克服阳离子界面活性剂水溶性不太好的缺点。经实验证明这个体系的效果非常突出,反应的灵敏度、选择性都超过了前  相似文献   
3.
区别单核与聚核络合物的一种新的数学微分模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摩尔比法、连续递变法、三元相图法,测定络合物的组份络合比,在分析化学及络合物化学的领域中已普遍应用。这些方法均不能指出单核或聚核络合物的存在,故以组份络合比的结论来推测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稳定常数及结构就会有所疑问;若以组份络合比的结论来推测反应的机制,就会与真实的情况不符。近年来,已发表许多文章,  相似文献   
4.
应用溶液状态的差别选择性光度法测定锆中微量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锆铪的性质很相近,至今测定它们的分量仍是分析化学中的难题之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以α-羟基酸作为辅助络合剂时,将体系调至碱性使锆铪同时聚合,然后返调至酸性,这时锆铪的反应活性和溶液状态有显著的差别,利用这种差别即使应用选择性较差的显色剂如XO进行显色反应,也会得到很好的结果。此时,铪-XO络合物的吸光度不变,但锆的相应络合物却已褪色。借此可测定锆铪混合物中铪量,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依波西隆蓝与蛋白质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量蛋白质对依波西隆蓝的共振光散射产生增强作用,且增强程度与蛋白质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灵敏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定合成样品和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均获得了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铜膜电极代替汞膜电极测定重金属铋的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实验了同位镀膜法测定铋的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Bi3+浓度在5×10-8~2×10-5mol/L范围内,其溶出峰峰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1×10-8mol/L。测定了一些药物中铋的含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罗丹明6G与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罗丹明6G(Rh6G)与核酸(ctDNA和yRNA)作用的共振光散光谱(RLS)特征,基于RLS的增强,建立了一种测定核酸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在优化条件下确定了RLS强度与ctDNA和yRNA浓度之间的关系,相应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37.0μg.mL^-1、0.1-10.0μg.mL^-1,检出限分别为3.0ng.mL^-1和9.5ng.mL^-1。四种合成样品五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0%-3.0%。  相似文献   
8.
以加权单纯形法研究光度分析的最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化学中最优的实验设计方案近年已取得很大的突破,特别是在单纯形领域,优秀的论文不断出现,国内已有这方面的综述及报导。自一九六二年提出基本的单纯形法,至今已有改进的单纯形法,加权形心单纯形法等相继出现。本文在加权单纯形法的基础上提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以该法验证了一个数学模型及两个多元络合物体系,说明  相似文献   
9.
邻羟基苯甲酸(oHBA)和间羟基苯甲酸(mHBA)荧光光谱严重重叠,同步及导数技术虽使选择性有所改善,但仍不能完全分辨开重叠谱。用双峰倍增配平计算法结合同步、一阶导数-同步荧光法对双组分体系(邻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pH12介质)同时测定。结合计算的两种测定方法精密度、回收率和不同组分间浓度比范围均优于一阶导数-同步荧光法。  相似文献   
10.
Two novel 25,27-dihydroxy-26,28-bis(3-phenylthiapropxy)-calix[4]arene(3) and 25,27-dihydroxy-26,28-bis(3-phenylthiapropoxy)-5,11,17,23-tetra-tert-butylcalix[4] arene (4) were synthesiz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ir ion-selectivity in ion-selective electrodes(ISEs).ISEs based on 3 and 4 as neutral ionophores were prepared,and their selectivity coefficients for Ag^ (lg KAg,M^pot)were investigated against other alkali metal,alkaline-earth metal,aluminum,thallium(Ⅰ),Lead and some transition metal ions using the separate solution method (SSM).These ISEs showed excellent Ag^ seletivity over most of the interfering cations examined,except for Hg^2 and Fe^2 having relative smaller interference(lg KAg,M^pot≤-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