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一种含一价铜配合物的新型双金属钼氧簇合物[5-(4-Br-Ph)-2,4'-Hbpy]2[Cu(5-(4-Br-Ph)-2,4'-bpy)2]2[Mo8O26],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4411(3)nm,b=1.3924(3)nm,c=2.5183(5)nm,β=99.06(3)°,V=4.990(17)nm3,Z=2;该化合物是由一价铜配合物{Cu(5-(4-Br-Ph)-2,4'-bpy)2}+与{β-Mo8O26}4-簇通过共价配位键连接形成的新型多金属钼酸盐,其中游离的质子化配体作为抗衡阳离子.  相似文献   
3.
Tetrabutylammonium or potassium salts of organometalllic derivatives of lacunary polyanion (RM)3P2W15O59^n-(RM=CpTi,CpZr,C4H7O2Sn or C5H9O2Sn) have been prepar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UV-Vis,^1H NMR and^183 W NMR spectroscopies.The title complexes exhibit antitumor activity in vitro.  相似文献   
4.
使用B(C6F53替代稀有金属催化剂,实现了绿色、无毒、温和催化吲哚与苯乙炔的加成反应.对吲哚不同位置带有取代基的底物进行拓展,在室温条件下高产率获得了一系列双吲哚烷烃.对机理的初步探究表明,反应首先从苯乙炔被B(C6F53活化开始,而后依次受到两分子吲哚进攻,经马氏加成得到相应产物.根据探究结果,给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一种新型二维杂金属配位聚合物[La(Hida)Co(ida)2].0.5H2O(ida=氨基二乙酸),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0.97078(19)nm,b=2.4128(5)nm,c=0.85964(17)nm,β=114.91(3),°V=1.8263(6)nm3,Z=4,R=0.0126.该化合物是由一维La-Co杂金属链通过四齿羧酸配体连接形成的新型二维杂金属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用氮杂环烯烃(NHO)和三乙基硼(TEB)作为二元协同催化剂,实现了3,4-二氢香豆素(DHC)与环氧化合物在Lewis酸碱对聚合体系作用下的交替共聚.对比研究了酸碱催化剂的取代基变化对于催化活性、交替共聚的化学选择性、环氧开环的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另外,通过活性物种结构表征、MALDI-TOF MS端基分析以及核磁反应等,深入研究了NHO的环外双键不同甲基取代情况对于聚合机理的影响,从而筛选获得具有独特的非对称双头引发能力的NHO2-DHC/TEB体系,且证明了该体系同时可以实现分子内酯交换反应的完全抑制,避免了环状聚酯副产物的产生,从而实现双头引发获得DHC基线形聚酯材料可控合成,为聚酯基三嵌段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等高效合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