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注汽锅炉采用回注水生产蒸汽,由于回注水水质超标使二氧化硅和盐在过热段结垢和结晶,造成炉管局部过热,导致炉管材料的许用应力急剧下降,发生爆管。由于注汽锅炉使用油作燃料,火焰最大直径为3m,二氧化硅和盐在此同时结垢和结晶,这两种最恶劣工况同时在此发生,导致爆管。降低蒸汽干度或干度交替变化,使这两种最恶劣工况在此不同时发生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HMI和PLC对水厂供水阀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自来水厂管网供水阀门的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人机界面(HMI)和PLC的简易控制方法。在不需要对阀门加装伺服机构和改换阀门的情况下,采用普通单向交流异步电机作为动力,利用光电开关设计了一套阀门旋转圈数的检测机构,实现了对阀门的远程控制。具有成本低廉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对水厂中经常调节的阀门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输油管道预热介质流速对预热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油管道在启输过程中,准确计算和预测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以及管内介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确定合理投油时间和预热介质总量的关键.以热水为预热介质,通过不同流速条件下管道预热过程传热数值计算,对预热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分布及管道沿程温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介质在不同流速下,输油管道预热情况,利于依此确定相应的输油工艺,达到...  相似文献   
4.
很多地区采用地下水为饮水水源,饮用水在加热过程中,出现分层结垢现象,下层为白色沉淀,上层为白色晶体片状漂浮物,对饮水安全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验分析,确定了水中所含离子的性质及含量,得出了水中存在的形成垢质的主要成分为钙镁硬度和碳酸盐碱度.在结垢离子含量达标的情况下,对分层结垢机理给予了科学合理的解释,消除了饮水...  相似文献   
5.
长输管道沿线地质、水文等条件不同,管道埋深差别较大。相应埋深处的自然地温及管道周围的温度场也不同。若只考虑平均或当量深度来进行管道计算,会产生很大误差。使用数值方法将所考虑的数值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冻土地质条件和非线性特性就显得格外重要。采用有限单元法,对不同埋深条件下的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管道温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埋深影响,尤其在冻土地区,地埋温差与管道周围土壤温差较大。  相似文献   
6.
鹿钦礼  王晓玲 《当代化工》2012,(3):308-311,327
以低C/N比污水为处理对象、基于物料平衡分析,研究了在MUCT工艺中硝化液内循环比与COD降解转化、PHA的代谢、磷的转移以及氮的转化等4个过程的关系。进水COD浓度恒定为(290±10)mg/L,TN浓度恒定为(55±0.5)mg/L,TP浓度恒定为(7.0±0.5)mg/L,改变硝化液内循环比,测定各反应段及出水COD、TN、TP浓度以及污泥中的PH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段去除的COD的63%~67%左右转化为PHA,在第二缺氧段和好氧段,PHA被消耗用于吸收污水中的磷,硝化液内循环比对第二缺氧段的消耗量有较明显的影响;硝化液内循环比对磷的释放过程影响较小,是第二缺氧段的吸磷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注汽锅炉高含盐回用水引发爆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注汽锅炉采用回注水生产蒸汽,由于回注水水质超标使二氧化硅和盐在过热段结垢和结晶,造成炉管局部过热,导致炉管材料的许用应力急剧下降,发生爆管。由于注汽锅炉使用油作燃料,火焰最大直径为3m,二氧化硅和盐在此同时结垢和结晶,这两种最恶劣工况同时在此发生,导致爆管。降低蒸汽干度或干度交替变化,使这两种最恶劣工况在此不同时发生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开缝翅片换热器三维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开缝翅片换热器三维流动传热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针对不同开缝位置的换热单元进行数值计算。并应用场协同理论分析了不同入口速度对换热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翅片进行开缝能够有效提高翅片管的换热性能、强化传热,且下游开缝比上游开缝换热效果好,全部开缝换热效果最好。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大4种翅片换热量明显增强,增加入口流速也可提高换热效率,但压力损失较大。计算结果可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某油田污水采用“N2气浮厌氧—O2好氧强化A/O法”工艺流程实现油品回收,污水回注及排放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水水质中石油类在55~160 mg/L,COD含量在390~630mg/L,BOD含量在70~110 mg/L,SS在40~200 mg/L,该工艺对石油类、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