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概要地介绍了以聚合物为主剂的延缓交联体系深部调剖的机理、性能及添加剂在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了矿场应用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该体系在三个不同类型油藏的五个注水井组进行推广应用,成功率为100%,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矿场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适用温度120℃左右,总矿化度低于20000mg/L的砂岩或灰岩油藏。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微生物采油效果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室内实验表明,所选用的23#、GD3#两株实验菌,具有降解原油中重质烃类、生成表面活性剂和气等性能,可使原油粘度降低,凝固点下降。矿场单井微生物吞吐试验表明,所用微生物可有效地疏通井筒及近井地带石蜡和胶质沥青质的沉积,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从而减缓结蜡速度,延长清蜡周期,提高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3.
水/气交替驱微观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微观透明模型直观地观察水、气和水/气交替驱油过程中诸相流体的渗流机理及残余油水分布状况,详细地描述了三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状态,应用图象处理技术监视实验过程并定量分析驱油效率和残余油量。实验结果表明:对水和气而言,任何单一介质的驱替均不能产生驱油的最佳效果,交替驱弥补了单相驱的不足,有利于提高残余油的流动度,交替次数越多,驱油效率越高。夹砂模型实验表明,交替驱过程中存在重力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集油田是一个典型的低流度油藏,部分区块因低渗、低产而处于低效、负效开发状态.面对小集油田丰富的储量资源和低效开发局面,通过深化地质再认识,转变开发观念,以建立有效注采驱动压差为核心的系列配套技术,采取超前注水、加密调整、注采工艺配套等技术手段,不仅使小集油田低效资源得到有效动用,实现了高效开发,而且形成了一套适合低流度开发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应用延缓交联体系进行深部调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港西四区聚合物驱防窜先导性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聚合物驱防窜机理和大港油田港西四区进行的聚合物驱防腐窜先导性试验的实施简况,并着重对其效果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聚合物驱防窜处理的井聚合物突破时间得到有效推迟,产油量明显增加,含水显著下降,可使聚合物驱的采出是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复式油藏精细滚动勘探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复式油藏勘探开发程度高、合油层系多、圈闭类型复杂、断块破碎、油气分布多交的特点,引入油藏"族"的概念;通过分析巴知油藏与盖层和油气来源等关系,总结出5种油藏族组合模式;生产中,利用该套模式进行复武油藏滚动开发,实现了增储和建产双重目的,该组合模式对渤海湾其它地区类似复式油藏滚动开发具有较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焚烧炉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通过配置电源模块、CPU模块、冗余模块、通信模块及相关I/O模块等硬件,并进行软件组态,实现了焚烧炉控制系统的冗余功能。投运后,既满足了焚烧炉运行的安全标准,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官69断块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针对大港油田官69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水驱效果差的情况,在4个井组实施微生物驱油试验。在断块4口注水井中注入相同用量的菌种(前缘段塞用胶结能力强的菌种DG002和N80,主体与后尾段塞用N80)后,2个井组见到较好效果,产量递减放慢、开采状况基本稳定,或者产量增加,含水下降。受益井官698井日产从21.88t上升到23.3t,官69—21井含水从95.6%降至93.7%,减缓了区块产量递减。图4参10  相似文献   
10.
碱/聚合物复合体系驱油机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在大港羊三木油田地质-油藏条件下注碱/聚合物复合体系驱油机理的室内研究结果。室内实验模拟实际油藏情况,通过与单一碱,聚合物体系的分别对比,对碱/聚合物复合体系的油水界面性质,碱耗和聚合物滞留量,稳定性以及碱,聚合物,碱/聚合物的驱油效果以及不同注入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揭示了碱/聚合物复合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