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站锅炉燃烧产物NOx的生成受煤种、锅炉负荷、配风方式、过剩空气系数、炉膛温度以及其分布的均匀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非常复杂。借助优化燃烧调整试验数据,将燃烧过程三维温度场可视化检测信息如炉膛断面最高温度作为重要原始信息,建立反映锅炉NOx排放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预报锅炉在不同工况下的NOx排放特性,结合全局寻优技术,可为大型电厂锅炉低NOx排放提供稳态优化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采用具有三维温度场可视化监控系统的300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研究燃烧调整对炉内温度分布和NOx排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风量调整、总燃料量扰动、燃烧器摆角调整、层间燃料量调整、燃烧器不同组合以及单层燃烧器燃料调整直接影响炉内沿高度方向的温度场分布、NOx的排放量、飞灰含碳量和辐射能。NOx排放量与实时炉内温度分布密切相关,这与已逐渐成熟的NOx生成机理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采用排水法和混水法测定太阳能热水器得热量,结果发现排水法测得的得热值明显高于混水法.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差异主要因为两种方法之间原理和方法的不同所致,排水法测定的是热水器包括水箱和集热器存留水的全部得热量,混水法测定的仅是可供用户利用的水箱得热量,针对试验样品,提出了混水法中未计入热量的有效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煤粉炉内三维燃烧温度分布优化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把遗传算法引入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燃烧的控制系统中,并采用了炉膛温度分布作为中阃参量,以优化温度分布作为基本控制目标,在炉膛燃烧数学模型上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炉膛温度分布为中间参量的遗传算法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克服燃料发热量变化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获得燃料量和风量控制指令以适应负荷的变化,并能给出个燃烧器故障情况下的识别和控制动作。  相似文献   
5.
姜志伟  王淅芬 《热力发电》2012,41(5):36-38,55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密相区高度检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内气体介质光学厚度为38时,该算法的计算值与真实值非常接近;随着光学厚度的增加,计算误差也逐渐增大,当光学厚度达到75时,计算值与真实值相差较大,这是由于光学探测器(CCD)的检测精度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6.
煤燃烧中微量元素的转换机理及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研究了炉温、煤粉细度及燃烧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微量元素行为的影响.并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微量元素在细微灰粒上富集的因素作了优势分析.同时建立了相对富集因子与灰粒粒径的函数关系,进一步定量描述了微量元素的富集行为.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区域介质辐射参数对炉膛辐射传热计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牛顿法和最小二乘法对一维平行平板系统辐射参数和高浓度区域高度的同时重建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有限的迭代次数内,重建参数能收敛在真值附近,并且介质辐射参数在真值附近振荡,而其振荡范围基本不变;随着测量误差的增大,重建误差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对均质和非均质工况下工业炉气体吸收系数的检测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可见光图像处理技术的气体吸收系数重建算法。采用电荷耦合器(CCD)接受边界辐射强度图像和辐射温度图像,从辐射强度图像中更新辐射参数,用正则化方法从辐射温度图像中重建介质温度场,两者交替迭代,直至收敛。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测量数据中加入标准差为0.05的正态分布误差后,采用该算法仍然可以较好地重建出炉内气体的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9.
对火电厂主汽温控制系统来说,减温器导前区和惰性区的不同响应特性会导致主汽温波动大,进而影响到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作为能够快速反映炉膛燃烧状况的辐射能信号,将其引入到主汽温控制回路中,能够减少主汽温在惰性区的滞后,提高主蒸汽温度的控制品质。在某电厂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试验运行表明,改进后的主汽温控制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