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社会科学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近年来,中国居民部门消费持续低迷,居民消费结构分化现象明显。导致居民消费低迷的因素有多种,既有短期因素又有长期因素。从短期来看,中等收入人群收入增速显著下滑、居民部门债务攀升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率持续偏低的根源在于中国长期通过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未来应进一步扩大消费,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这虽然不能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却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转变增长方式,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中等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释放居民消费活力;改善居民资产负债表,尤其是减轻居民房贷负担对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品质量,从供给端促进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何者更为重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卢卡斯(Lucas,1987)通过计算发现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要远远大于存在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因此政府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使得经济增长维持在尽可能高的速度,根本不必关心经济的波动。本文认为卢卡斯的论断不能适用于中国的具体情况。一方面,卢卡斯模型本身的错误和中国经济较高的增长率导致了对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的严重高估。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较大的波动性导致了对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的低估。本文通过设定修正的模型和数值模拟发现,对于合理的偏好参数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这两种福利成本大致相当。因此,如果政府关心中国经济的增长,那么也应该关心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换句话说,如果政府认为经济的波动无关紧要,那么政府可以采取降低经济增长率以防止经济过热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对财富和习惯形成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构造了一个基于相对财富和习惯形成的效用函数: 投资者的偏好不但依赖于当前的消 费水平, 还依赖于投资者过去的消费水平以及在社会中的相对财富. 使用新效用函数提出了 基于相对财富和习惯形成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并使用3 个具体效用函数给出了具体的资产 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财富偏好、习惯形成与股票溢价之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了同时包含有财富偏好和习惯形成的新效用函数,并构造了基于该效用函数的消费-投资组合模型.本文使用随机动态规划求解了模型,得到了最优解.此外,本文还使用最优解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数值均小于3,从而解释了股票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过剩和成本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两大推手。2011年,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通胀水平预计全年将呈现前高后稳的态势。在生产成本明显上升、需求不够旺盛和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宏观经济条件下,仅仅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无法有效治理当前通胀,还必须同时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减轻通胀压力:一是吸纳社会闲置资金,增强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和增加供给,以直接减轻通胀压力;二是通过作用于股市以增强股市吸收过剩流动性的能力;三是通过增加就业缓解通胀对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宏观经济预期的测度: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期对于理解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预期的形成依赖于信心、情绪或者心态等心理因素。很多国家和机构的调查系统都以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设计了有关消费者或投资者心理行为的调查,并且以此开发出了诸如信心指数、情绪指数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等行为调查数据。对这些调查系统中信心、情绪和预期等心理行为的调查方法,以及将调查结果转化为行为调查数据的处理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对我国宏观经济预警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虑损失规避的期望效用投资组合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投资者行为的本质特征会影响投资者对不同风险资产的投资决策。本文从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不同风险资产的配置问题,并将人的心理活动引入了投资组合模型之中。论文借鉴了损失规避这个重要的概念,将投资者的效用函数表示为期末财富和财富变化的函数;建立了基于损失规避的最优投资组合模型;并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在财富变化的不同关心程度下的组合前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品市场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已基本到位,然而要素市场的改革却严重滞后,长期实行的要素价格管制在有力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严重扭曲。因此,要素市场改革成为当前与未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其核心则是实现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要素市场改革也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提出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本组专题论文即是围绕要素市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陈彦斌教授在其创办并主持的“经济体制改革论坛”第3期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内容主要涉及国企改革、金融改革、户籍改革、劳动力市场和土地改革等要素市场改革的各个方面。其中陈彦斌的《要素市场改革和国企改革同步才能将要素市场改革落到实处》一文指出要素市场改革对中国经济确实存在冲击,对国有企业的冲击尤为明显,而要素市场改革和国企改革同时推进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负红利;丁守海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革趋势与方向》一文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城乡之间的二元分割和城市内部的二元分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问题的焦点已集中至城市内部的二元分割,而要实现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需要系统的推进各项改革;宋扬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与思路分析》一文指出制约户籍改革制度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缺乏改革的动力及巨额的改革成本,公共福利的均等化是目前户籍改革的核心;郭豫媚的《提高银行业竞争程度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一文指出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低严重阻碍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只有构建竞争性的利率市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利率化;陈小亮的《解决土地问题的关键是落实农民土地使用权》一文指出农村土地问题的症结是土地产权不明晰,但解决土地问题的关键并非界定土地的所有权,而是要确保土地使用权真正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0.
2020—2035年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是广泛的,但从经济增长的视角来看,需要以实现到2035年人均实际GDP水平较2020年翻一番为核心目标。然而,基于生产函数法对2020—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基准情形还是乐观情形,中国经济均难以完成翻一番的目标,达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因此,中国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以提高资本质量,发展人工智能与促进质量型人口红利释放以缓解劳动人口数量下降的影响。实施以上政策后,预计2020—2035年中国的实际GDP年均增速将达到5.3%左右,由此使2035年人均实际GDP水平达到2020年的2.1倍,从而完成翻一番的增长任务,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