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邮电医院门诊高血压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知晓率血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分析高血压病的多项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以得知目前高血压病防治中的薄弱点及控制高血压的发病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方法 在院普通门诊病人中按就诊比例及不同年龄段随机调查1054,进行血压检测和问卷调查。 结果 我院门诊病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40.6%。高血压病人中年龄、体重、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口味咸、体力活动少均较非高血压组高(P  相似文献   
2.
吸烟与高血压对大动脉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吸烟与不吸烟的高血压患者肱动脉、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揭示吸烟在高血压患者动脉病变进展中的作用。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EH)和42例血压正常者(NB),其中EH中有吸烟者(S)23例,不吸烟者(NS)37例;NB中有S12例,NS 30例。用超声法分别测量所有受试者的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基础状态和反应性充血状态下的肱动脉管径(D,mm)和肱动脉血流量(Q,ml/s),计算肱动脉的扩张能力(BD)和血流量增加(QD)的百分比。结果在正常血压者,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基础状态下的肱动脉内径(D:3.5±0.6mm vs 3.4±0.6 mm,P>0.05)和血流量(Q:0.90±0.04ml/s vs 1.02±0.03 ml/s,P>0.05)无明显差异,颈总动脉分叉处的IMT在吸烟者中略大于非吸烟者(0.89±0.12mm vs 0.75±0.10 mm,P<0.05);在高血压患者中也有这种差异,而且表现的更为明显(BD:4.90±2.0%vs 10.0±5.1%,P<0.01;QD:500±73 vs 720±109,P<0.01)。结论吸烟可以加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居首位,尤其是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生殖道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HPVDNA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及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前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老年人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超声检查结合病史将研究对象划分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和老年正常肝脏组,检查收缩压、舒张压、空腹抽血化验包括空腹血糖(GLU)、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结果: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非脂肪肝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胡芝  徐律  黄一统 《肿瘤学杂志》2014,20(10):829-83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单纯放射治疗组(48例)和同步放化疗组(48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学治疗,同时给予放射治疗),对两组病例的近期疗效、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放射治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2.9%和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5);同步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97.9%、2年生存率93.8%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83.3%和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χ2=4.36,P〈0.05);同步放化疗组局部复发率(4.2%)及远处转移率(4.2%)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25.0%和20.8%(χ2=8.36,χ2=6.10,P〈0.05);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射治疗组的近期不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为主,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能够降低宫颈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肱动脉功能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超声技术分别检测2 8例 EH患者 (EH组 )和 30例正常健康者 (正常组 )肱动脉功能及左心室质量各参数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H组舒张末期肱动脉内径 (Dd)、横截面积 (L CSA)较正常组明显增加 ,顺应性系数 (CC)、肱动脉扩张系数 (DC)较正常组明显减少。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DC、CC与血压、年龄呈负相关 (P <0 .0 1) ,L CSA与年龄、血压正相关(P<0 .0 1)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与 L CSA正相关 (P<0 .0 1) ,与 DC负相关 (P<0 .0 1) ;平均室壁厚度与DC、CC负相关 (P<0 .0 1) ,心室质量容积比率与 DC、CC负相关 (P<0 .0 1) ,左心室质量指数与 L CSA正相关 ,与 DC负相关 (P <0 .0 1)。结论 :EH患者存在肱动脉功能的改变 ,并能影响左心室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西拉普利与美托洛尔长期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功能的影响。 方法脉冲多普勒法。 结果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接受西拉普利或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血压均明显下降,但西拉普利组的肱动脉管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扩张性增加,血流阻力减少;而美托洛尔治疗组的肱动脉管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扩张性有所下降或无明显改变。 结论西拉普利可以部分改善高血压患者前臂动脉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噬在大鼠睾丸扭转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I/RI)组、自噬激动剂干预(RAPA)组和自噬抑制剂干预(3-MA)组,每组10只。建立左侧睾丸扭转复位大鼠模型(720度,1 h),睾丸复位12 h后,取左侧睾丸和附睾。收集精子进行精子质量分析。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水平。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基金项目]武汉市卫健委面上项目重点项目(WX20A16). Key projects of Wuhan Municipal Health Commission ( WX20A16 ). [作者简介]褚浩,主治医师. E-mail:251784865@qq.com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Tel:18827437056, E-mail:huzhi_2022@163.com]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I组大鼠精子质量下降,睾丸曲细精管排列松散,生殖细胞减少、脱落,睾丸组织SOD活性、T-AOC水平、p6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Beclin1、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凋亡生殖细胞明显增多。与I/RI组比较,RAPA组大鼠精子质量提高,睾丸曲细精管排列恢复正常,睾丸组织SOD活性、T-AOC水平、Beclin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p62、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生殖细胞减少;3-MA组大鼠精子质量下降,睾丸曲细精管排列松散,睾丸组织SOD活性、T-AOC水平、Beclin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p62、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凋亡生殖细胞增多。结论 激活自噬可改善I/RI大鼠精子质量和睾丸组织病理损伤,缓解氧化应激,介导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生殖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评价不同计划靶体积(PTV)外扩界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温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5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TV外扩边界剂量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PTV 0.5 cm组15例、PTV 1.0 cm组(常规对照组)15例、PTV 1.5 cm组15例,比较三组患者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PTV 1.5 cm组患者放疗后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66.67%)和PTV0.5 cm组(60.00%);PTV 1.5 cm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26.67%)和PTV 0.5 cm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PTV外扩界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TV 1.5 cm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可明显降低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属于最为安全的剂量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