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孙杭临 《河北医学》2000,6(5):414-415
目的:了解留肿瘤恶性肿瘤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5月至1999年7月收治的30例卵巢恶性肿瘤病例,其中上皮性卵巢癌14例,转移性腺癌9例,卵巢45.5岁。临床分期1期13例,2期5例,3期1例,4期11例。1期13例中11例行子宫、两附件、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生殖细胞肿瘤年龄22岁者仅切除患侧肿瘤,保留保宫、对侧附件,2期5例均行子宫两附件切除,盆  相似文献   
2.
黄一统  孙杭临  胡芝  叶琼 《浙江医学》2007,29(5):452-453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又称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TGs),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限速酶,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是人体内降解细胞外间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主要酶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最为密切的-类蛋白水解酶。其中COX-2的过度表达可上调MMP-2的表达,并增加其活性,从而促进肿瘤侵袭转移。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OX-2和MMP-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COX-2和MMP-2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与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微粒法检测220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SCCAg值,分析SCCAg检测值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大小、生长类型、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治疗后SCCA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治疗前后血清SCCAg值对估计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晓慧  孙杭临 《江西医药》2004,39(6):413-414
本院对1998年2月~2001年2月收治的142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组(放化组和单放组)对照研究,以评价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宫颈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其手术范围广,组织创伤大,并发症多,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而,运用较好的术式,掌握手术技能,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课题。资料与方法本组资料收集我院1989年11月——1993年5月开展的宫颈癌根治术79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原位癌3例,Ⅰ_a 期2例,Ⅰ_b期10例,Ⅱ_a 期56例,Ⅱ_b 期8例。鳞癌74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巨块型的病人预后较差,对此类病人术前进行放疗或化疗,可缩小病灶.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愈率。我自1994年至1997年治疗宫颈癌I。-11。期的患者术前给予放疗、化疗,现将疗效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来源于本院1994年至1997年治疗的宜颈癌病人.共54例。全组病例宫颈病部肿瘤均为巨块型一平均直径>5cm。其中32例为术前放疗组,年龄为27岁~61岁,平均为44岁。另外22例术前给予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年龄为42岁~64岁,平均为53岁,具体见表1。1.2治疗方法1.2.1放疗组:采用Ir后装腔内照射(三通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组织间插植和阴道盒近距离放疗的疗效。方法:对A组(51例)宫颈癌术前或放疗前行插植放疗与B组(52例)宫颈癌术前或放疗前行阴道盒放疗比较。结果:A组51例有效率94%,B组 52例,有效率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放疗并发症,A组无,B组1例急性直肠反应。结论:组织间插植和阴道盒近距离放疗对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放疗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体外放射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及近远期并发症,以期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方法。方法45例复发性宫颈癌分为常规放疗组(对照组)与三维适形放疗组(观察组)。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近期并发症;随访时观察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治疗后疗效、1年生存率、近远期并发症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能提高近期疗效及1年生存率,降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早期年轻妇女宫颈癌85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单因素分析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肿块大小、切缘情况、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情况是影响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进入回归方程,表明两者是影响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肿块大小、切缘情况、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情况是影响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而病理类型与预后无关。病理分级和宫颈浸润深度是影响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术前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对45例巨块型即外生肿瘤直径≥4.0 cm的宫颈癌应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以消除局部肿瘤和止血。组织间插植组(A组)23例,阴道盒近距离放射治疗组(B组)22例。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的近期疗效有效率各为96%,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的止血显效率各为96%,59%,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低,对消除宫颈巨块型肿瘤及局部止血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