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体外建立脂肪干细胞的急慢性炎症模型,为研究microRNAs在成体干细胞免疫功能中的调控作用及信号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对所分离的脂肪干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表面抗原鉴定。加入3个浓度(1,10,100 mg/L)的脂多糖(LPS)于不同时间(2,6,12 h)刺激脂肪干细胞建立急性炎症模型,用LPS(1 mg/L)间断刺激脂肪干细4周建立慢性炎症模型,对照组加完全培养液。CCK8测定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6、TNF-α、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LR2、TLR4蛋白表达,qPCR检测上述相关分子基因水平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脂肪干细胞的细胞表型:CD29、CD44、CD105阳性,CD34、CD45为阴性。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检测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1 mg/L LPS刺激人脂肪干细胞6 h可以建立急性炎症模型,间断刺激4周人脂肪干细胞可以建立慢性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抽动症患儿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了解患儿食物过敏情况,并分析食物不耐受与抽动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 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小儿神经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抽动症患儿61例,其中男39例,女22例,对照组为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体检的4岁以上的无抽动障碍的儿童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采用ELISA半定量间接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IgG,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对两组儿童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61例抽动症患儿中60例结果阳性,阳性率达98.4%;50例健康儿童中39例结果阳性,阳性率7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抽动症患儿对多种食物不耐受的程度较健康儿童高(1种食物不耐受:23.0%vs.34.0%;2种:24.6%vs.38.0%;3种:34.4%vs.6.0%;4种:16.4%vs.0%,P<0.01)。两组儿童不耐受的食物主要是鸡蛋和牛奶,但抽动症患儿不耐受的程度较健康儿童组严重(即IgG为+++: 36.7% vs. 19.7%,P<0.001)。 结论 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作为抽动症患儿寻找食物过敏原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可指导抽动症患儿的饮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阿糖胞苷损伤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设置对照组与不同浓度的阿糖胞苷组、刺五加注射液组和阿糖胞苷、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N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结果①5种浓度的阿糖胞苷对MSC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增高。②5种浓度的刺五加注射液对MSC的增值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联合组与单独用药组对MSC的增值作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对阿糖胞苷损伤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对环磷酰胺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于第7天断颈处死小鼠,取出尺骨和股骨,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并行尺骨组织学切片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明显减少(P<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骨髓单个核细胞明显增多(P<0.01)。骨髓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模型组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减少且明显受损,血窦减少、窦壁断裂。治疗组线粒体、内质网和血窦数量增加,形态基本正常。结论当归注射液能通过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生,改善骨髓微环境而对受环磷酰胺损伤的小鼠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细胞CD34+及Fas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诱导再障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当归组、再障组、正常组,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CD34+及Fas抗原表达的荧光强度,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再障组及当归组小鼠的体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较正常组均有降低,但当归组明显高于再障组(P<0.05),当归组骨髓细胞CD34+抗原表达的荧光强度(69.0±8.3)明显高于再障组(33.6±9.1,P<0.05),而与正常组(78.2±9.4)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障组骨髓单个核细胞Fas抗原表达的荧光强度(62.7±7.1)明显高于正常组(21.5±3.6,P<0.05),当归组骨髓单个核细胞Fas抗原表达的荧光强度(43.0±6.8)明显低于再障组(62.7±7.1,P<0.05)。结论当归能降低再障小鼠骨髓细胞Fas抗原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生,有刺激造血作用。  相似文献   
6.
Fas (CD95 ) ,atypeⅠtransmembraneproteinoftumornecrosisfactor (TNF)andtumorgrowthfactor (TGF )receptorfamily ,isexpressedonavari etyofhumanorgansandsometumorcellsbesidesac tivatedmatureTcellsandlymphocytestransducedbyhumanTlymphocytevirus (HTLV ) ,humani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asL基因转移后造血细胞活性是否到影响,骨髓移植(BMT)后受者骨髓造血功能是否受改变。方法:FasL-cDNA经鉴定后,常规收集BalB/c小鼠和BAC小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采用脂质体转移法将FasL基因转入BalB/c小鼠BMMNC,然后按1∶0.625体外与BAC鼠BMMNC混合培养,6d后实验组(第3组)尾静脉输注给经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同时设立:第1组(空白对照组即未移植细胞);第2组(未转染基因BalB/c鼠BMMNC+BAC鼠BMMNC);第4组(同基因BMT组)。观察移植后受者鼠造血功能及细胞来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生存率。结果:BMT后10,20d,第4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第2、3组(P<0.01);第2、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0d,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组小鼠相继于1周内死亡,死亡后取脾观察未见脾结节形成。第2组、第3组存活的11只雌性BalB/c小鼠BMMNC中,Y染色体出现率为(79.35±6.77)%。第2组、第3组、第4组2月生存率分别为30%、80%、100%。第3组生存率明显高于第2组(P<0.01),与第4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3组少数及第2组中大部分鼠移植30d出现GVHD表现,两组死亡鼠及第2组存活鼠组织因子改变符合Ⅱ-Ⅲ度GVHD病理变化,第3组存活7只鼠中有Ⅰ度GVHD病理变化。结论:转基因自体造血细胞与异基因供体BMMNC混合培养后移植,能使受者获给供体来源的造血重建,并明显降低GVHD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周期及其细胞周期蛋白D2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未经特殊处理。②模型对照组:经60Co6Gyγ-射线亚致死量全身照射,4 h内由尾静脉输入取自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制成AA模型,于制模当天即给予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每天10 ml.kg-1,连续12 d。③当归注射液组:每天予当归注射液10 ml.kg-1,腹腔注射,连续12 d。于第12 d每只小鼠称重后,采集尾静脉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后断颈处死小鼠,取出双侧尺骨及股骨,冲出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并行组织学切片,粒单系祖细胞培养及骨髓有核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率及细胞周期蛋白D2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造血细胞明显减少,粒单系祖细胞计数明显减低,骨髓有核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而细胞周期蛋白D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当归注射液组能增加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及粒单系祖细胞计数,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百分率,提高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水平。结论:当归注射液可能通过刺激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特异性变应原分布及规律,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99例武汉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的血清学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进行检测。结果 199例患儿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97例(48.7%)。年龄≥3岁组高于年龄<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尘、粉螨83例(41.7%)最高;食入性变应原阳性70例(35.2%),按年龄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鱼、虾、蟹27例(13.6%)最多。秋季入院率(69例,34.7%)最高,夏季入院率相对最低。吸入性变应原阳性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过敏性疾病中吸入性变应原为主且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尘、粉螨及鱼、虾、蟹为主要变应原,秋冬春季为过敏性疾病好发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过敏性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FasL基因转染鼠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后 ,诱导同种异体反应性T淋巴细胞凋亡的效率。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mFasL cDNA转入Balb/C小鼠造血细胞 ,Western Blot检测其是否表达 ,然后将转染mFasL cDNA的BMMNC与BAC鼠 (Balb/C×C5 7BL/6 ,H 2d×b ,F1)脾单核细胞 (SMNC)混合培养 ,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及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SMNC的凋亡效率。结果 基因转移后Western Blot分析Balb/C鼠BMNC显示明显抗FasL抗体识别的条带 (约 4 0 0 0 0 ) ,未转基因的BMMNC无阳性条带发现 ;转基因组进行MLR其每分钟脉冲数 (CPM)值为 5 6 2 8± 186 ,明显低于对照组 (96 74± 78) (t=4 4 86 ,P <0 0 0 1) ;FCM检测转基因组诱导SMNC凋亡率为 (14 8± 0 4 )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 8± 0 4 ) % ](t=3 0 1,P <0 0 1)。结论 采用脂质体法能将mFasL cDNA转入鼠BMMNC ,并能有效表达 ,转基因后的BMMNC有诱导同种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