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8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Index Medicus/MEDLINE收录期刊的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医学期刊而言,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应是生物医学类期刊的最佳选择,是否被该检索系统收录对医学期刊及其内容的影响至关重要。期刊被该数据库的收录审查过程极其严格,涉及很多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细胞与材料间黏附力的方法。方法:本方法的建立基于离心力在转速一定时与半径成正比的原理。医用石膏制备培养皿固定装置,于培养皿底制备材料薄膜(包括有PLGA,PLGA COLI,PLGA COL I FN),待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悬液与其作用一定时间后,一定转速开动离心机。测定未脱落细胞斑的半径R,取均值。结果:上述三种材料表面未脱落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圆斑半径(R)分别为7.96、15.11、26.10mm,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R的变化可反映细胞与材料间粘附力的改变。(2)利用离心作用检测细胞与材料间的粘附力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同一种细胞与不同材料间粘附力的比较。(3)COL I和FN的使用可以增加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与PLGA间的粘附。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眼表碱烧伤角膜缘移植术后血管抑素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双眼制作碱烧伤模型1d后,双眼行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左眼局部应用血管抑素治疗2周,右眼作对照;观测4周,根据新生血管侵入角膜缘内的范围、角膜混浊与水肿程度进行分级并作统计学处理;同时测量术后7、14、21及28d的眼压。结果:术后4周时,应用血管抑素的左眼的新生血管的评分为1.19±0.10,而对照组为1.63±0.72,统计学处理显示左眼的新生血管较右眼的明显减少(P<0.05),角膜混浊与水肿程度亦明显下降。各时间点各术眼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局部应用血管抑素能有效抑制眼表碱烧伤角膜缘移植术后的新生血管增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的解剖学位置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探讨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中内淋巴囊保护的方法。方法:应用10例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标本,显微镜下模拟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手术方法解剖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的位置并进行测量与比较。结果:前庭导水管外口在乳突腔面投影大致位于后半规管弧线前上3mm至其后下3mm的范围内。20例标本内淋巴囊的位置I型占60%(12例),II型占35%(7例),III型占5%(1例)。内淋巴囊尾端可越过乙状窦。磨除后半规管后下的骨质尽量保留3mm。外半规管延长线与乙状窦的交点、岩上窦向前暴露的最前端及乙状窦与岩上窦的交点组成三角形,循三角形的中心向顶点的连线做硬脑膜切口能够保护内淋巴囊的完整。结论:了解前庭导水管及内淋巴囊的具体位置并根据其位置设计切口利于保护内淋巴囊的结构完整和保护听力,利于术后关闭硬脑膜切口。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锗诱导L6成肌细胞株的MyoD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肌细胞的MyoD基因在线粒体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二氧化锗(GeO2)处理大鼠的成肌细胞系L6,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利用MTT分析GeO2对成肌细胞的影响,用RT-PCR检测MyoD基因表达。结果:发现GeO2在损伤成肌细胞的同时,能够诱导MyoD基因的表达,表明MyoD基因在线粒体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MyoD基因表达的增强是线粒体肌病中骨骼肌萎缩的一个信号分子,MyoD基因表达有可能成为线粒体肌病检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91~1995年,采用经验方除风益损解毒汤加西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75例,并与同期单纯用西药治疗的75例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75例中,男34例,女41例;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87岁,平均64.5岁;白内障...  相似文献   
7.
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功能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Kemp发现了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随后OAE被推荐用于新生儿听功能筛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l)OAE源于耳蜗的主动释能机制,能反映外毛细胞和/或其周围结构的机械功能状态;(2)OAE测试具有快速、无创、灵敏、客观等优点.1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1.1 新生儿TEOAE测试1.1.1 记录方法 最初的记录设备为各实验室自行制备,由耳机、传声器等连接一台信息处理仪组成.1988年,Kemp等设计出ILO—88型耳动态分析仪,由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8例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 48例病人于入院初、诱导和维持治疗后进行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肝脏功能测定和血常规检查 ,确诊后予更昔洛韦诱导和维持治疗。结果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肝脏、肺脏、消化道和血液系统损害为主 ,2 0 8%合并先天性畸形 ;经对症和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3 9例黄疸消退 ( 3 9/4 3 ,90 7%) ,17例 ( 17/3 2 ,5 1 1%)肝脏肿大 ,11例 ( 11/2 9,3 1 9%)脾脏肿大回缩至正常 ,83 3 %的患者CMV -IgM转阴 ,ALT、AST、γ -GT、T -Bili和D -Bili明显降低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骨髓抑制不明显 ,各阶段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改变不明显 ,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可侵犯多个脏器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产前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GC)治疗早产后对胎盘绒毛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分娩的早产胎盘38例,根据产前接受GC治疗与否及疗程分为未接受GC组(对照组)、单疗程GC组(1疗程组)、2疗程GC组(2疗程组)和3疗程GC组(3疗程组)。通过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胎盘绒毛11β-HSD2 mRNA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绒毛11β-HSD2蛋白。结果:免疫组化法可见各组胎盘绒毛部位有11β-HSD2蛋白表达;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定量PCR法检测对照组胎盘11β-HSD2 mRNA表达低于GC使用组(P&lt;0.05),各疗程GC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lt;0.05),各疗程GC组间比较无差异(P&gt;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结果一致。结论:早产孕妇胎盘滋养细胞在GC刺激下具有上调11β-HSD2能力,此能力不因临床GC疗程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与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关系,并观察维生素E(VE)、维生素C(VC)对PCOS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测定60例PCOS患者(PCOS组1和PCOS组2各30例)及3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VE、VC的含量。PCOS组于抽血检测上述指标后,常规接受"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PCOS组1同时服用抗氧化剂VE0.1gqd,VC0.2gbid,疗程3个月。在疗程结束的第7d,复查两组患者血清中LPO、MDA、SOD、VE、VC含量,并继续随访3个月,观察PCOS组1和PCOS组2患者月经自然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患者治疗前血清LPO、MDA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SOD、VE、VC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接受治疗后,PCOS组1患者血清氧化水平指标(LPO、MD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抗氧化能力指标(SOD、VE、VC)含量明显上升(P均<0.05);PCOS组2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氧化水平指标和抗氧化能力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PCOS组1血清中LPO、MDA含量较PCOS组2降低(P均<0.05),SOD、VE、VC含量较PCOS组2升高(P均<0.05);PCOS组1月经自然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组2患者(P<0.05)。结论PCOS的发病可能与氧化应激(活性氧的代谢失衡)有关,抗氧化剂可能改善PCO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