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科学   7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
1、引言许多学者在理论上和试验上对云内播撒吸湿性粒子增加降水的可能性,都进行过研究。然而,其结果是相当分岐的。这些试验是以在云中播撒吸湿性粒子,加速凝结过程和凝聚增长,引起降水增加的基本假设为基础的。以大的吸湿性核,对对流云催化作用的数值模拟,需要比较准确的数值方法计算云内的碰并过程。近来,伯瑞(Berry)和里哈特(Reinhardt,1974)提出一些方法;波里斯克(Bleck)和斯屋(Soong,1974)给出了一些算法,已广泛应用。全部的云滴谱细分成单个不规则的间隔(谱的分  相似文献   
2.
Machida I  Lee SH 《Ground water》2008,46(4):532-537
We observed long-term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ions in ground water caused by leachate from new volcanic ejecta deposited on the ground surface of the volcanic Miyakejima Island, Japan.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nine wells and two rain collectors over a period of more than 10 years, and samples of runoff water were collected periodically.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temperature, pH, alkalinity, Cl, and SO42−; some of the samples were also analyzed for δ13C. Because the leachate from the volcanic ejecta contained sulfate, we recorded an increase in SO42 concentrations in the (unconfined) well water. The increase in SO42 was initially detected between less than 1.4 and 5.2 years after the eruption, showing peak concentrations from 2.4 to 6.4 years after the eruption. This delayed response reflects the transit time of downward-moving SO42 in the vadose zone, corresponding to an apparent movement rate of 0.4 to 7.2 cm/d. The rate relates to the mean recharge, represented as a fraction of local mean rainfall, and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Cl balance method. The magnitude of the recorded increases reflects the volume of volcanic mudflow on the ground surface within the basin. For the management of ground water after an eruption,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know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volcanic ejecta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udflow to estimate the magnitude of the effect of ejecta on ground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朱碌科镇幅等两幅1:5万区调成果的一部分,通过分析盆地内的物质记录、火山岩特征、控盆构造,说明辽西地区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每一旋回均以强烈的火山喷发为先导,继而盆地沉降接受沉积.从早期到晚期,波罗赤盆地从西向东迁移.盆地早期形成于压性环境,晚期形成于拉张环境.波罗赤盆地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晚白垩世早期.  相似文献   
4.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建平—喀左地区元古宙—古生代地层做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不整合界线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多重划分与对比。进行了基本层序、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调查研究,将元古宙—古生代地层划分为10个层序,归并为2个超层序,初步建立了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一种宽式波浪槽,槽中设有一组吸收式造波机,它能吸收反射波。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频段的磁异常”的概念.并通过对目前流行的一些滤波方法进行比较,提出使用小波滤波和插值切割法滤波分频的工作思路.探讨了分频段磁异常与地质岩性的关系.认为:①分频以后信息量成倍地增加,读到了许多原始数据(包括常规数据处理)无法读到的信息;②分频提出的信息,不同频率有着不同宏观特征;③不是一种岩性只相关一种频率段异常;④原始数据的结构特点对分频结果起决定性作用;⑤分频有4~5个频段就可以得到许多新的信息;⑥同常规磁异常解释一样,信息提取以后的人工分析是异常解释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环;⑦利用插值切割分频的原则是,切割次数是起圆滑作用的因子,因子的大小取决于原始数据的干扰水平(圆滑水平);⑧分频磁异常可以区分不同的岩性.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