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61篇
地球科学   10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南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周缘盆地的发育特点在基础上,根据盆地分类的理论、观点、方案,将南海及周缘的三二三个中新生代盆地,划为两型十类,各主要盆地的油气地质特点表明,不同类型的盆地,其油远景不同,分析在板内拉张离散环境中所形成的盆地,其含油气远景最佳,是目前勘探和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煤的加水热模拟气特征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煤成气的生成特征和演化规律,对两种不同有机质类型煤进行了加水热模拟生气实验研究。认为,有机质类型对于煤的热模拟气生成特征和烃气产率有决定作用。非烃气中的氢气、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含量之间呈负相关,这与水参与反应有关。甲烷的形成与水的作用关系密切。不同的热模拟气在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差异明显,有机质类型越差,热模拟气中甲烷相对越多,干燥系数相对越大,异丁烷/正丁烷越高;反之,甲烷相对越少,干燥系数越小,异丁烷/正丁烷低,区别越明显。演化程度增加时,热模拟气之间的差别减小。总烃气和甲烷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重烃有产率高峰存在,正好对应于生油窗的底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GPS网导出了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参数转换的公式,用C语言编制了平差计算软件,并以某矿区控制网为例进行了4个,7个参数的转换,其精度满足工程的要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应力场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翠英  华爱军 《地震地质》1997,19(2):40-140
从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源区及其附近不同小区应力场方向的动态变化入手,分析了主应力轴方位、仰角及其矛盾符号比等参量在5.2级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演变特点,简析了可能成因,可为研究震前其它各类前兆异常提供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厚松散含水层条件下,开采浅埋煤层易产生突水溃沙地质灾害,为了减轻煤层顶板压力,在神府矿区首采高产高效工作面采用了采前疏降水方法,其总结出的“井上井下、双管强排、抽泄结合”的地下水疏降方法,经实践证明是经济合理、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依据尾波衰减特征,采用测量尾波包络体最大双振幅方法,分别用单次散射和多次散射模式处理了苏、皖、鲁、冀四省42个DD-1台站,51个地震的尾波资料,求出与散射有关的地球介质Q因子,并对Q值随尾波推移时间窗,震中距的变化进行归一法处理,公式如文中式(11)(12),用归一法求得的多次散射模式Q02值分布图象表明,高Q值与中强地震活动背景有关,这种简易测定地球介质Q值的方法在地震前兆分析中有着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一个不常见的、明显的过渡带(TZ)各向异性的实例,证据来自于许多比垂直偏振剪切波(SV)早到3S的水平偏振剪切波(SH)。各向异性区与远离活动俯冲带及已知的纵、横波速度横向非均匀体边界的深震相关。我们把这一各向异性区解释为与岩石层残骸中的巨大岩石异常体有关的强组构,这个巨大的岩石异常体悬浮并滞留于过渡带中。冷板块的快速俯冲非常适合于这种组构的形成,因此板块穿透到下地幔并不能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作者对龙首山区的中上元古界进行了概略性踏勘。其中,在烧火筒沟采集的一组Rb—Sr等时线同位素地质年龄样获得了测定数据。现予报道,以供讨论。烧火筒沟,位于兰新铁路尖山车站以北,属甘肃省永昌县,地理位置为东径101°43′,北纬38°42′。烧火筒沟发育震旦系韩母山群。该群可分成四个岩组,自下而上依次为: 1.冰碛岩组:由灰色砾状灰岩、灰绿色绿泥绢云石英千枚岩、含砾绢云千枚岩、灰色石英粉砂质绢云母板岩、板状绢云千枚岩夹少量薄层状或透镜状白云质灰岩组成。该组与长城—蓟县系墩子沟群呈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在烧火筒沟,未见底,厚度为842米。 2.含磷碎屑岩组:由含磷的砾岩、砂岩和灰岩组成,底部的粗碎屑岩与下伏冰碛岩组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