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36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五”地震预报理论及方法攻关进展之七─—地震短临前兆标志体系及综合预报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我国在地震前兆观测及其预报探索继“六五”地震前兆清理攻关、“七五”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以后,选择了实现地震预报的关键难点即地震短临预报阶段的前兆标志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3.
1982年4月12日至16日国家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学会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地下水干扰因素研究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震部门、有关协作单位及有关期刊编辑部等31个单位的9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61篇,其中有关地下水位专业的26篇,有关水化学专业的25篇  相似文献   
4.
5.
组织地震预报方法攻关是国家地震局、「七·五」期间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经过各专业学科方法的充分论证,认为从1987—1988年把以短临预报方法为主的实用化研究作为攻关第一阶段的主攻方向是适时的、可行的,是我国二十年来地震预报科学发展之必须。  相似文献   
6.
地震监测预报是震灾综合防御的基础,而短临预报在整个防震减灾工作中是一项难度大、反响大、社会显示度很高的工作。地震预报作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一方面因其科学魅力和社会减灾的迫切需要,吸引众多科学家投身于地震预报的科学研究,但另一方面因其难度太大,加之成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的关怀指导下 ,中国地震学会新设置的分支机构———老科技工作者委员会于 2 0 0 3年 1月 8日在海口市正式成立。出席老科技工作者委员会成立暨专题研讨会的委员及老科技人员共 45人。会上明确了方樟顺、马瑾院士为该委员会顾问 ,何永年为主任 ,李宣瑚、陈鑫连、张立明为副主任 ,李宣瑚、宋臣田为秘书。在成立大会上 ,宣读了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的贺词。海南省地震局孙福梁局长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老科技工作者委员会顾问、中国地震局前局长方樟顺自始至终参加了成立大会的各…  相似文献   
8.
1987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在杭州主持召开了“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专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67个台站的代表及各省科技管理或分析预报部门的负责人等共120余人。水化台网技术管理牵头单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及浙江省地震局为会议的筹备及会务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会议顺利进行。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同志到会看望代表并讲了话。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很圆满,达到了预期目的。概括起来,会议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检查、评比了1986—1987年水化基本台网的观测资料。通过对永氡、气体、水质离子三类观测资料严格、认真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研究以攻关的形式,集中全国800多名科技骨干,组织了地震学、定点形变、大地测量、地下水动态、水文地球化学、地电学、地磁学、重力学、钻孔应变应力及综合预报等10个学科方法的学术攻关小组,历经两年取得了5个方面的突出进展。这是国家地震局继1983—1985年的地震前兆系统清理研究之后的又一重大科研活动。10个学科方法的分析预报指南及其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程序的研制,不仅是我国20年来地震预报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中国第一代预报工作者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实用化研究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地震分析预报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早于1979年开始建设“第二代”深井地下水观测网以来,就已注意到观测动水位(实质是流量)的前兆变化较之静水位更为明显,并强调对地震“敏感点”的观测研究。本文介绍的河北省河间县马17号井就是这类映震“敏感点”的典型实例。该井自1981年投入观测以来,其动水位变化对周围发生的10余次5级以上地震前都有明显的前兆反映,尤其是1985年11月30日邢台任县5.3级地震前据此作出了较好的短临预报。实践表明,马17号井是反映区域应力场的“敏感点”。深入探讨其映震敏感的机理,寻找并监视多个敏感点的动水位、水氡、水溶气体及深部离子成份的变化动态,可能不失为突破中强地震预报难点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