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9篇
地球科学   1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盐田制卤区改建对虾养殖池,进行大面积养虾和小面积精养高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1) 小面积精养中国对虾,取得了平均体长12.09cm、亩产605.45kg的高产新记录,达全国先进水平; (2) 从换水率为20%、25%、30%的三个试验池的对虾产量看,日换水率以选择20%较为经济;(3) 对虾养殖分批收获试验和大面积养虾均取得了丰收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机房应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设计机房防雷系统。  相似文献   
3.
野外露头剖面的岩石学与岩相组合,沉积特征与相标志,古流向测定,室内砂岩的骨架矿物、重矿物组合及其平面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以线状或点状物源为特征的一套近源快速堆积的冲积扇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于盆地由快速拗陷转入逆冲负荷沉降期间。长8沉积期盆地西南部的古水流与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南方向,其次为西北和东南方向。长6油层组沉积期,盆地内部底床下沉作用减缓,湖盆开始收缩,湖盆西岸除北部有少量扇三角洲沉积外,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而盆地东北部与东部的沉积作用大大加强,致使在盆地东部形成一系列大型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至盆地西南部相变为半深湖-深湖相与浊流相沉积。长6沉积期古水流除来自西南、西北和东南方向外.还有来自北东和正东方向的次要物源,它们在盆地西南部悦乐-玄马-板桥-固城-合水-带汇合,使该地带成为混合物源区。  相似文献   
4.
于淑婷  罗亚丽  李建 《暴雨灾害》2020,12(4):363-371

基于1982—2016年云南省67个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利用百分位阈值法定义极端小时降水(大于第95百分位)、强小时降水(第80至95百分位之间)、中等-弱小时降水(小于第80百分位),并分析其35 a平均气候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云南省年降水强度大值中心位于南部,年降水频次大值中心位于西北部,分别对应年降水量大值和次大值中心。云南省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同时云南省西北部存在春汛期,该地区2—4月降水频次高、强度大、降水量多。(2)全省极端小时降水、强小时降水的阈值表现为从南向北、从西向东减小。(3)过去35 a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频次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且随着降水强度等级降低而增强,秋季最为明显,而小时降水强度表现为增强趋势,夏秋两季极端小时降水的增强趋势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5.
多普勒天气雷达需要一个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以实现大量的基数据到微机中的实时传输,同时将控制命令传送到雷达处理器中。利用FPGA器件zynq-7000具有片上系统(SOC)的结构特点,构建一个具有高速传输功能的典型信号处理系统。采用千兆以太网芯片88E1518作为数据传输接口,以内嵌的Cortex-A9处理器作为接口的配置和控制部件,通过裁剪和重构Linux操作系统运行由C语言开发的软件应用系统程序代码,实现千兆以太网接口以及数据传输与命令交互功能。有限次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采集系统容易达到64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雷达数据采集的需求,未出现性能不稳定现象。  相似文献   
6.
王恒  王鹏  李建  邓刚  满毅  王磊 《江苏地质》2014,38(3):435-440
新疆若羌北山地区坡—镍矿为近期发现、评价的超大型岩浆硫化物型铜镍矿床,目前已查明的镍金属资源量达130万t.由于坡北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岩相组成复杂,认为坡一成矿岩体为早二叠形成的复式岩体.通过对坡一镍矿岩相学、岩石学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各岩相的时空关系,甄别出主要成矿岩体,并结合各岩相所反映出的地球物理特征,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及物理模型.通过对比研究,指明坡一镍矿下一步找矿方向,通过三维预测对找矿远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祎  李建 《大气科学进展》2013,30(3):884-907
Cloud and its radiative effects are major sources of uncertainty that lead to simulation discrepancies in climate models. In this study, shortwave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SWCF) over major stratus regions is evaluated for Atmospheric Models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AMIP)-type simulations of models involved in the third and fifth phases of the Coupled Models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CMIP3 and CMIP5). Over stratus regions, large deviations in both climatological mean and seasonal cycle of SWCF are found among the models. An ambient field sorted by dynamic (vertical motion) and thermodynamic (inversion strength or stability) regimes is constructed and used to measure the response of SWCF to large-scale controls. In marine boundary layer regions, despite both CMIP3 and CMIP5 models being able to capture well the center and range of occurrence frequency for the ambient field, most of the models fail to simulate the dependence of SWCF on boundary layer inversion and the insensitivity of SWCF to vertical motion. For eastern China,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even in the simulated ambient fields. Moreover, almost no model can reproduce intense SWCF in rising motion and high stability regimes. It is also found that models with a finer grid resolution have no evident superiority than their lower resolution versions. The uncertainties relating to SWCF in state-of-the-art models may limit their performance in IPCC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8.
马衔山断裂带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陇中盆地的腹地, 分隔了北部的兰州盆地和南部临夏盆地, 该断裂带的变形特征记录了该地区白垩纪—新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通过对马衔山断裂带的运动学分析并结合区域地层序列, 建立了三阶段的变形历史。第一阶段近WNW–ESE向伸展作用控制了马衔山断陷盆地的伸展断陷和早白垩世河湖相沉积, 在晚白垩世晚期—古新世早期(~80–60 Ma)在NNW–SSE向挤压作用下, 断裂发生右旋走滑活动, 盆地挤压反转。该阶段的断层活动和盆地发育的板块动力主要来自亚洲大陆南部和东部陆缘新特提斯洋—古太平洋俯冲汇聚。第二阶段表征为古近纪(~60–23 Ma)构造挤压与走滑拉分盆地的发育, 晚古新世—晚始新世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宁盆地、兰州盆地、马衔山东南段等区域, 在马衔山地区这期挤压应力方向为NNE向, 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响应。第三阶段为中新世(~23 Ma–)时期。早期(~23–13 Ma)马衔山北缘断裂以正断层活动为主, 控制了断裂带东南段中新世红黏土沉积, 引张应力方向为NNW–SSE。中新世晚期(~13 Ma起)以来, 构造应力体制转变为ENE–WSW挤压, 其造成马衔山地区周缘山系的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9.
工程控制网是一切施工测量的基准,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施工测量和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对控制网进周期性复测,以便分析控制网的稳定性。文章利用误差理论方法对复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