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数理化   2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运筹学是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应用数学和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对社会系统和工程系统做出最优或满意的决策。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运筹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学会组织国内运筹学领域的部分专家,并参考了国内外运筹学多个分支代表性人物对运筹学的起源和发展的回忆与评述,共同完成了此报告。报告概述了运筹学的主要特征和方法,简述了运筹学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运筹学研究中的成功经验,综述了运筹学几个主要分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运筹学中十几个有代表性的难题,展望了运筹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希望此报告能引起读者进一步思考运筹学的本质,运筹学是如何成长和将如何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运筹学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2.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属广义木兰科植物,主产于我国东北,故又称“辽五味”,中药五味子的主要药材为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用于肺喘虚咳,心悸失眠诸病。  相似文献   
93.
根据“中国中西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交流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领导小组的建议,经甘青宁色谱协作中心讨论,决定由甘肃省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办下届色谱学术交流会·基于地域的扩大,主办单位与最早的发起单位、上届的主办单位协商,将会议名称定为“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交流会拟定于2006年8月在丝绸之路重镇、万里长城起点———甘肃省嘉峪关市举行,现将征稿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凡反映近年来色谱领域在基础研究新办法、新技术、分析应用、仪器及部件研制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均可应征·二、应征的论文要…  相似文献   
94.
汽液界面厚度和分维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了汽液界面厚度和分维数的模拟研究。用统计系综方法,以氩原子为对象,对长方形模拟盒中粒子数目为2048个的汽液平衡共存系统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一定条件下汽液界面厚度的取定对确定界面分维数的影响,根据计算模拟结果,提出了可用15~85法则确定界面厚度和分维数。汽液界面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具有不同的分维数,充分说明了汽液界面的各性异性性质。  相似文献   
95.
ICP-AES法测定锰铁中硅和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ICP AES法测定锰铁中硅和磷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微波消解试样及分析方法的各种参数进行了优化 ,包括溶样酸的选择 ,溶样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分析谱线的选择 ,试样基体、分析酸度和干扰元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各种分析参数的优化选择实现了锰铁中硅和磷的同时测定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线性相关系数 :Si=0 9998,P =0 9996 ,检测限为 :Si 0 0 0 6 0 % ,P 0 0 30 % ,硅的加标回收率在 97 0 %~10 1%。分析方法准确快速 ,试剂用量少 ,线性范围宽 ,适用于低碳、中碳及高碳锰铁中硅、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96.
金纳米荧光团簇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毒性低,光稳定性好,斯托克位移较长。作为荧光探针,不容易由杂质造成干扰。因此,这类材料在环境监测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然而,由于所选用的配体成本较高,反应条件复杂,目前绝大数合成金纳米荧光团簇的方法造价昂贵,不利于广泛应用。该工作建立了十分简便的方法,利用市售鸡蛋蛋清为天然蛋白质配体,价格低廉,无毒性,不需要任何复杂反应条件,在37℃的条件下孵化,水浴加热24h,得到亮度很高的红色荧光金纳米团簇,适合被普遍采纳。根据实验研究发现,所得到的金纳米团簇稳定性较好,其中激发光谱的最大峰位于470nm,而发射光谱的最大发射峰位于680nm,为典型的红色纳米荧光团簇,相应的荧光产率为8.76%。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所得金纳米荧光团簇可设计为汞金属离子选择性探针。并根据荧光选择性淬灭现象,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污水中Hg~(2+)的检测。检出限小于1ppb,满足安全饮用水的检出限要求。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线数在99.8%以上。同时研究了实际样品中Hg~(2+)的加标回收测试。并与原子吸收法进行对比。在低浓度测试时,该方法有显著的优越性。在测定高浓度的Hg~(2+)时,两种方法的结果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说明了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为天然水中Hg~(2+)的简便检测提供了有效而又经济实惠的手段。  相似文献   
97.
陈浩  彭同江  刘波  孙红娟  雷德会 《物理学报》2017,66(8):80701-080701
以氧化石墨凝胶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溶胶为前驱体,在100—350℃温度下还原获得不同还原程度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样品,并采用旋涂工艺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气敏薄膜元件.采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敏测试等手段研究还原温度对样品结构、官能团和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还原处理的氧化石墨烯结构向较为有序的类石墨结构转变,还原温度为200℃时,样品处于GO向rGO转变的过渡阶段,还原温度达到250℃时,则表现出还原氧化石墨烯特性;无序程度随还原温度的升高先由0.85增大至1.59,随后减小至1.41,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氧官能团随还原温度的升高逐渐热解失去,不同含氧官能团的失去温度范围不同;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室温H_2敏感性能,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元件灵敏度逐渐减小,响应-恢复时间逐渐增大,最佳灵敏度为88.56%,响应时间为30 s.  相似文献   
98.
高能光源(HEPS)要求束流轨道稳定性达到0.1 μm。束流位置探测器系统(BPM)作为储存环的重要系统,其测量数据在监测和实现束流轨道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具有长期稳定性。为抑制由于机械振动、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机械形变等对BPM探头机械稳定性的影响,需为BPM探头设计独立稳定的支撑系统,使其具有较高的固有频率、较小的振动放大比和较小的温度形变。本文首先考虑温度形变,选取具有良好温度稳定性的Invar36合金作为支架的主体结构材料;为加工及安装方便,杆板结构选作支架模型,通过仿真测试寻找最优结构;利用ANSYS软件中拓扑优化寻找限制空间内实现最大固有频率的模型结构,为支架设计做指导;加工支架实物,并在实验室测量。支架实验室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进而优化安装方式。在四种安装方式下对支架进行测试,为支架在光源实地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注入器Ⅰ,包括ECR离子源、低能传输线、射频四极加速单元、中能传输段和超导腔,注入器Ⅰ出口能够获得能量10 MeV的强流质子束流。为了调束和运行的需要,注入器Ⅰ将安装束流位置测量、束流截面测量、束流流强测量、束流发射度和能量测量,以及束流损失测量等束流参数测量装置。介绍了这些束流测量系统设计及其他方面的一些考虑。  相似文献   
100.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channel flow with dense and small 3D roughness elements is carried out using a roughness element model Profiles of mean Reynolds stress, mean velocity and rms velocity as well as turbulent structures near the wall are obtained. The shear stress in the rough wall i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smooth wall side and the rough wall has a larger influence on the channel flow. Profiles of mean streamwise velocity near the wall have logarithmic velocity distributions for both smooth and roughness walls, while there is a velocity decrease for the rough wall due to larger fractional drag. All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rms velocities in the rough wall region are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smooth wall region, and the roughness elements on the wall increase turbulent intensity in all directions. The s~reak spacing and average diameter of near wall quasi-s~reamwise vortices increase with the presence of roughness elements on the wall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rough wall induces complex and strong streamwise vortices. Results of dense and small 3D roughness elements in both turbulent statistics and structure, obtained with a relatively simple method, are found to be comparable to related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