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数理化   1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介孔材料MCM-41上汽油吸附深度脱硫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硅铝比的MCM-41介孔材料作为吸附剂对模型汽油以及真实FCC汽油的脱硫性能. 结果表明,在室温和常压下,MCM-41介孔材料对模型溶液中噻吩的吸附随着吸附剂中铝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 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显示,噻吩吸附容量的提高与吸附材料酸性的明显增大有直接关系. 但在对FCC汽油的吸附脱硫实验中,随着MCM-41中铝含量的提高,脱硫率并未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在FCC汽油中存在大量性质与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十分相近的芳烃和烯烃,竞争吸附导致MCM-41对有机硫化物的吸附能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钼酸根与γ-Al_2O_3表面羟基相互作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蒋宗轩,孟淑纯,于雅琴(中国石化总公司抚顺石化研究院抚顺113001)李灿,张慧,辛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关键词钼酸根,γ-氧化铝,表面羟基,...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5%Ni/Mn-ZnO吸附剂体系, 并在固定床上考察了Mn的掺杂对该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8%MnO掺杂的5%Ni/MnO-ZnO吸附剂抗烧结性能显著提高, 并且吸附剂的脱硫活性和再生活性均有较大提高, 三次再生后的脱硫率仍比一次再生的无Mn掺杂的5%Ni/ZnO吸附剂的脱硫率高出约4%. XRD表征显示掺杂后的吸附剂有ZnMnO3生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红外光谱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以噻吩为汽油馏分中含硫有机分子的模型化合物,首次给出了噻吩分子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方式和吸附位,以及芳烃对噻吩吸附的影响等红外光谱信息.为避免吸附剂的强酸性可能引起的干扰,采用NaY分子筛为原料进行液相离子交换制备吸附剂.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投料比例(Mo/P摩尔比为0.6~2.6)的磷化钼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对乙腈选择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初始Mo/P>1.0时,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乙胺选择性,达到80%~90%;Mo/P<1.0时,对二乙胺和三乙胺有很好的选择性,二者之和达到90%左右;而在Mo/P=1.0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乙腈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高活性加氢脱硫催化剂:二氧化硅担载的磷化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镍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在823 K和氢气气氛中制备了纯相和 二氧化硅担载的磷化镍催化剂,并采用类似的方法制备了纯相和二氧化硅担载的磷化钼和 镍钼磷新型磷化物. 对这些磷化物及其相应硫化物的加氢脱硫活性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Ni2P/SiO2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二苯并噻吩转化率和联苯选择性, Ni2P/SiO2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的催化活性甚至高于硫化态的Ni-Mo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稀土氧化钐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傅里哀变换红外(FT-IR)光谱原位考察了稀土氧化钐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及乙烯,乙烷的氧化反应。在700℃以下,甲烷,乙烯和乙烷分别与氧化钐表面反应时,除检测到表面碳酸基外,未观察到其它表面物种。这些表面碳酸基物种只有在700℃以上才大部分脱附,在氧存在下,高于700℃时这些低碳烃的完全氧化很显著,但在内循环反应体系中发现过量的气相CO_2可抑制烃类的深度氧化。甲烷的偶联反应在700℃以上才可明显观察到。而大部分表面碳酸基也在700℃以上才脱附,但经脱碳酸基或高温氧化处理后的氧化钐上均未明显观察到O~-物种的ESR峰。本文认为经高温脱碳酸基后形成的表面配位不饱和氧物种O~(δ-)(1<δ<2)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Dawson型聚氧钨酸乳液催化氧化燃油超深度脱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Dawson型聚氧钨酸乳液催化剂Q18P2W18,Q18P2W17,和Q18P2W12.采用红外光谱和固体核磁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于温和条件下H2O2氧化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二苯并噻吩(DBT)、苯并噻吩(BT)和2,5-二甲基噻吩(2,5-DMT)等含硫化合物的反应中.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