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本文报道了中国秀革孔菌科两个新记录种,路易斯安纳纤孔菌Inonotus ludovicianus和金黄木层孔菌Phellinus chryseus。这两个种分别采自于广东省的南岭自然保护区和海南省的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根据所采集的材料对这两种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食管癌细胞EC-109、EC-9706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等表型的影响。方法:用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食管癌细胞株EC-109、EC-9706,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实验分析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并降低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显示,桦褐孔菌提取物可将食管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结论: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抑制人食管癌细胞株的增殖和克隆形成,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食管癌活性。 相似文献
43.
44.
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与菌丝体粗多糖改善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毛纤孔菌是一种常见的药用真菌,具有医疗保健价值,多糖作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生物活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提取了多糖成分,探讨了子实体多糖(IHFPS)和菌丝体多糖(IHMPS)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灌胃的方式给予C57BL-6小鼠多糖,连续灌胃3周,最后一次给药4h后,给予乙醇造成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通过记录小鼠醉酒、醒酒的时间,测定血清和肝脏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病理切片来评价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对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子实体与菌丝体多糖均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醉酒时间和缩短醒酒时间(P<0.05),并降低了由酒精引起的肝指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的升高,提高了乙醇脱氢酶(ADH)、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病理切片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子实体多糖与菌丝体多糖可以减轻由酒精引起的细胞损伤,总体来说,子实体多糖比菌丝体多糖对急性酒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更强。该研究表明了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与菌丝体多糖对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粗毛纤孔菌多糖的药理药效,为其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记述在草Arthraxon hispidus (Thunb.) Makino(禾本科Poaceae)上发现的营自由生活的2种新瘿螨:草畸瘿螨Abacarus arthraxis sp. nov.和草花刺瘿螨Anthocoptes hispidus sp. nov.,二者均采自陕西秦岭山中。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保护实验室。 相似文献
46.
47.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cytoprotective effects of Inonotus obliquu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apoptosis and premature senescence. Pretreatment with I. obliquus scavenged intracellular ROS and prevented lipid peroxidation in hydrogen peroxide-treated human fibroblasts. As a result, I. obliquus exerted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apoptosis and premature senescence in human fibroblasts. In addition, I. obliquus suppressed UV-induced morphologic skin changes, such as skin thickening and wrinkle formation, in hairless mice in vivo and increased collagen synthesis through inhibition of MMP-1 and MMP-9 activities in hydrogen peroxide-treated human fibroblasts.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 obliquus can prevent the aging process by attenuating oxidative stress in a model of stress-induced premature senescence. 相似文献
48.
对桦纤孔菌菌株MDJCBS88的显微形态、菌丝及担孢子核相进行了观察。采用棉籽壳培养基对担孢子萌发形成的菌株进行栽培试验,筛选出不形成子实体或子实体发育不完整的菌株,将这些菌株在平板上进行了亲和试验,分析桦纤孔菌的有性生殖方式;并基于基因组序列进行交配型基因克隆验证,分析桦纤孔菌的交配型位点结构。显微观察发现,桦纤孔菌菌丝没有锁状联合结构,菌丝细胞无核到多核;子实层担孢子可含0-4个不等的细胞核,不同时期弹射的担孢子含有的细胞核数量不同。桦纤孔菌担孢子萌发率极低,能萌发的担孢子多为早期弹射的担孢子;培养基也影响担孢子的萌发率,与PDA培养基和CYM培养基相比,桦木屑培养基最适合桦纤孔菌担孢子萌发,萌发率为4.55%。从担孢子萌发的96个菌株中获得了2个不结实菌株和9个结实不产孢菌株,占11.5%,这些菌株间亲和试验出现不同的表现特征,包括形成产孢子实体,产生菌丝纽结,相互融合和相互拮抗等现象,认为桦纤孔菌的有性生殖以次级同宗结合为主,并受交配型基因控制。交配型位点克隆测序后分析发现,桦纤孔菌交配型A位点共14 034 bp,含有一个MIP基因和两组HD1和HD2基因;交配型B位点包含3个疑似信息素受体基因和1个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蛋白表达体系表达了药用担子菌桦褐孔菌的一个二肽酶基因。该二肽酶基因编码区全长1814bp,包含6个内含子,编码46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二肽酶基因编码的蛋白中不含信号肽序列,但在第55–77位氨基酸之间存在一个跨膜结构。将含跨膜结构和去跨膜结构蛋白的cDNA序列分别克隆到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ZαA上,电转化至巴斯德毕赤酵母X-33中,用1%(V/V)甲醇诱导重组菌株表达目标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蛋白。结果显示,巴斯德毕赤酵母可表达含跨膜结构的完整基因,但目标蛋白不能分泌到胞外,存在于破碎细胞的沉淀中,且没有催化活性;而去跨膜结构的蛋白则可分泌表达到胞外,并具有催化活性。Ni-NTA纯化去跨膜结构的桦褐孔菌二肽酶浓度可达0.12mg/mL,并发现其在pH 7.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以Gly-Gly为底物时,其比活为433U/mg。同时检测到其对Ile-Leu、Trp-Trp和Phe-Phe具有较高的水解活性。 相似文献
50.
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多种层析分离手段从粗毛纤孔菌子实体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麦角甾醇、7(8),22(23)-二烯-3-酮-麦角甾烷、(22E,24R)-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4,6,8(14),22(23)-四烯-3-酮-麦角甾烷、齿孔酸、Hispidin、Hispolon、次黄嘌呤核苷、InoscavinC和原儿茶酸10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气质联机分析,黄色油状物鉴定为12个脂肪酸衍生物、2,6,10,15,19,23-六甲基菠菜烯和二十二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