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34篇
生物科学   18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谢嗣光  刘文萍 《昆虫学报》1998,41(2):166-168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sonus Yin, 1982 from Sichuan Province in western China. Holotype is preserved in the Chongq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 Sichuan, China.  相似文献   
92.
湖南衡山蹦蝗属一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鹏 《动物分类学报》1998,23(2):188-190
本文记述采自湖南省衡山地区的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一新种,衡山蹦蝗S.hengshanica sp.nov.。  相似文献   
93.
在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配方选择了12个特征,利用Hennig86程序包,以支序分析探讨了中国蝗总科昆虫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蝗虫类昆虫稳定的分为两大类,即癞蝗类和蝗类,本文建议蝗虫类昆虫分为分为两个总科较宜。长腹蝗亚科似归入斑腿蝗亚科更为合理;而皱腹亚科则应提升为独立科。  相似文献   
94.
蝗虫前肠形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直翅目:斑腿蝗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体视显微影技术对斑腿蝗科4属6种蝗虫前前肠形态结构及其分类学意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5.
黄原胶生产菌株XCCNAU—9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生型甘蓝黑腐黄单胞菌中筛选出XCCNAU—01作为育种的出发菌株。用硫酸二乙酯和氯化锂复合诱变得系列突变体,经平板、摇瓶发酵必传代试验筛选出黄原胶生产菌株XCCNAU-92。对蔗糖、玉米淀粉等碳源皆有较强的利用能力,当以蔗糖为碳源时,30℃,102r/m发酵72h,产胶量达36.25g/kg,提高12.9%,粘度达17200cp,增加43.3%,碳源转化率达72.5%。  相似文献   
96.
东亚飞蝗膝下器的具橛感器主要由三类细胞组成.即:感觉细胞、感橛细胞和冠细胞。感觉细胞为具橛感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细胞,其超微结构已在其他的文章中描述。感橛细胞是具橛感器的主要支持细胞,从近端到远端依次与神经胶质细胞、感觉细胞的远端树突部分和感觉纤毛部以及顶端细胞外结构——冠、冠细胞直接接触.感橛细胞内最明显的结构为感概,另外,感橛细胞质被高度“空化”。冠细胞紧密包围着感橛细胞和冠,冠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纵行微管.并将整个具橛感器连接到体壁上。  相似文献   
97.
一种多聚羟基烷酸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野生型自养黄杆菌为出发菌株,经亚硝酸、紫外线、60Coγ射线诱变处理选得三株性状优良的突变株(Uγ-、Uγ-17、Uγ-20)。Uγ-1突变株的菌落形态为菊花形,白色。Uγ-17和Uγ-20突变株的菌落形态均为圆凸光滑型,微黄色。40h的摇瓶发酵结果表明,Uγ-1、Uγ-17、Uγ-20突变株的干细胞产量分别为8.1g/1、11.2g/1、10.5g/1,其产物对干细胞的得率系数(yp/x)分别为0.74、0.75、0.79。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这些突变株的干细胞产量yp/x分别增加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烟草黑胫病不同亲本来源的抗性遗传规律,定位抗性基因位点,本研究利用抗黑胫病品种Beinhart1000-1构建了220个F2分离群体。通过病圃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确定Beinhart1000-1对烟草黑胫病的抗性由多基因控制。利用筛选到的70对稳定SSR引物对烟草黑胫病抗性进行了QTL分析,绘制了一张包含14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且定位到5个与烟草黑胫病抗性紧密相关的QTLs,分别在2、3、3、6、12号染色体上,其贡献率分别为6.2%、6.0%、6.7%、5.6%和5.1%。此结果使烟草黑胫病抗性研究进一步深入,推进了烟草黑胫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9.
在洛阳地区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的盛花期5月上中旬,采用目测、拍照、测量等方法记录丹参花的基本特征、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的访花行为、丹参被盗蜜后盗蜜口的大小和盗蜜率。在洛阳地区,黄胸木蜂是丹参的主要访花者,在对丹参进行访花时,多盗取花蜜。黄胸木蜂访花时,其单花停留时间平均为3.81±0.28 s,两花间隔时间的平均值为3.64±1.94 s,访花频率的平均值为每分钟采访的花朵数为6±0.98朵,访花朵数为6时,访花频率最大。黄胸木蜂在丹参上的盗蜜口的大小的平均值为0.304±0.046 cm,盗蜜率平均为37%±12%。黄胸木蜂对丹参的盗蜜现象普遍存在,且重复盗蜜,有的一朵花上可能有多个盗蜜口,其盗蜜行为对丹参繁殖适合度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黄胸木蜂采访丹参的访花行为进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木蜂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黄原胶(xanthan gum)是由黄单胞菌属(Xanthiomonas)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其凭借优越的流变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石油、农业等行业.目前黄原胶的合成途径已经被阐明,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分子调控影响其合成及改性以适应于不同行业需求.通过对黄原胶的一级和二级结构、流变性及稳定性、生物合成途径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