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生物科学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陆地棉的组织培养和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2.
Δ9硬脂酰 ACP 脱氢酶基因(GhSAD2)是脂肪酸合成代谢过程中关键的去饱和酶基因,为明确该基因在棉花脂肪酸合成代谢中的功能,该研究克隆了陆地棉GhSAD2基因,并对该基因的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及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序列分析显示,GhSAD2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X197920)cDNA全长1 188 bp,编码396个氨基酸,具有脂肪酸去饱和酶家族2个高度保守的组氨酸簇EENRHG和DEKRH,分别位于氨基酸的185和271位。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hSAD2基因与可可树的同源基因进化关系非常接近。qPCR分析显示,GhSAD2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高于茎和根,且在花后25 d的种子中表达量达到最高值。低温胁迫诱导结果表明,GhSAD2基因在不同程度低温处理下均有上调表达,6 h表达量最大,之后逐渐下调。研究表明,GhSAD2基因可能对棉子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棉花抗寒方面也起一定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93.
远缘杂交及多倍化是棉花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陆地棉与野生拟似棉远缘杂交并加倍获得可育的杂种后代,为利用拟似棉中的优良基因拓宽陆地棉的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材料。本研究以陆地棉为母本、拟似棉为父本杂交合成F1并采用秋水仙素进行染色体加倍,获得异源六倍体植株,对其进行形态学(叶片表型)、细胞学(气孔密度、气孔长度、保卫细胞对中叶绿体数、花粉粒直径)、生理生化指标(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鉴定。通过流式细胞鉴定筛选出了3株六倍体植株。六倍体与三倍体及亲本性状统计结果显示,六倍体叶形指数与陆地棉无显著差异,说明六倍体叶形整体偏向陆地棉,而三倍体远缘杂种更多偏向父本拟似棉,六倍体叶面积及气孔长度增大、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显著增多;六倍体花的表型性状介于双亲之间,花粉粒直径大于三倍体呈极显著差异,六倍体正常花粉粒比为73.25%,三倍体正常花粉粒比为51.13%,说明六倍体育性在恢复;六倍体叶片中SOD、POD、CAT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大于其他世代;六倍体较其他世代最大荧光产量Fm差异显著,初始荧光Fo、叶片可变荧光Fv、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 ...  相似文献   
94.
本文报道了以人绒毛细胞为材料, 利用人类Y染色体特异片段的一对扩增引物Y~3|和Y~4|以地高辛(Digoxigenin)为标记物, 在玻片上进行细胞内引物原位延伸标记,进而快速检测Y染色体专性序列的实验结果。 Abstract:By using primers that generate DNA segments specific for the human Y chromosome,we have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primed in situ Digoxigenin labeling at single-cell level on the glass slides.The extreme speed,simplicity and safey make it possible to be used to detect sex and diagnosis chromosome disorder.  相似文献   
95.
陆地棉珠孔的结构及花粉管在其中的生长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多数被子植物中,花粉管经珠孔进入胚珠进而实现受精,但珠孔结构及花粉管在其中的生长途径是植物受精生物学研究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迄今仅在向日葵中从超微结构水平上作了详细的研究[1],因而需要扩大研究的对象。陆地棉花粉管生长所经雌蕊组织中,关于柱头、花柱[2,3]、珠心[4,5]和助细胞[6]的超微结构已有较详细的研究,但涉及珠孔这一环节,只有简单的描述[7]。本文报道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材料和方法取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L.)授粉前和授粉后22小时的胚珠,切除其合点端部分…  相似文献   
96.
陆地棉胚性愈伤组织的变异及高频胚胎发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胚性愈伤组织在两年多的继代培养过程中,由淡绿或灰色疏松状转变成灰黄色致密团块状,胚胎发生能力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培养两年半后,从中分离出3种不同的愈伤组织系。第一种可产生大量的胚状体;第二种可产生少量胚状体;而第三种失去了胚胎发生能力。第一种团块颗粒小,后两种团块颗粒大。通过选择培养第一种愈伤组织系,建立了3 个陆地棉栽培品种的高频体细胞胚胎发生系。染色体观察显示:其变异频率随愈伤组织培养代数的增加而升高;3 种不同的愈伤组织系中,二倍体细胞的频率大小依次为: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此外,第一种含有较多的超二倍体细胞,而后两种含较多亚二倍体细胞  相似文献   
97.
通过构建棉花GhDMT3的VIGS沉默载体并侵染棉花,探究该基因在棉花和高等植物中的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棉花DNA甲基转移酶基因GhDMT3(CotAD_46796)的DNA序列结构特性、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疏水性和蛋白二级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克隆该基因,并构建pYL156:GhDMT3沉默载体。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1 107.02 kD,等电点为4.85,不稳定系数为36.33。不同胁迫处理(冷、干旱)VIGS沉默GhDMT3的棉花幼苗表现出明显的表型差异。qRT-PCR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不同胁迫下p YL156侵染的棉花中不同部位表达量没有变化,用pYL156:GhDMT3侵染过的棉花中GhDMT3转录水平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与未沉默GhDMT3的棉花幼苗相比,沉默GhDMT3的棉花幼苗抗逆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8.
纤维品质改良是我国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纤维特异或优势表达基因的挖掘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纤维品质的关键。根据苏棉12纤维中优势表达的GhRACK1 EST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GhRACK1基因的全长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含有4个串联的WD基序,属于WD40重复家族,与已知的RACK1蛋白同源性达70%以上,PDB模拟的蛋白三维结构也与已知的RACK1蛋白结构相似。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hRACK1在纤维中的表达量比叶片中高20倍以上。研究结果为棉花纤维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99.
转基因棉花高效定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伟  朱祯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0):1072-1075
通过根癌土壤杆菌介导法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4个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L.)栽培品种。对转基因再生植株的移栽和嫁接研究发现,不同的定植方法对成活率和植株生长状态有显著的影响。直接移栽法、蛭石炼苗法和水培法的定植成活率均较低,缓苗时间也相对较长。而嫁接能够极大地提高再生植株的定植成活率并有效地缩短了缓苗时间,从而克服了棉花再生植株不易定植成活的困难,为基因工程乃至其他生物技术能够顺利地应用于棉花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对1985~1996年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近10年间四川选育的棉花品种单产水平有较大提高,但纤维品质的改良进展较缓慢,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亲本间亲缘关系较近,亲本组配以品种间杂交为主,对海岛棉、亚洲棉及其衍生材料等未能充分利用。要选育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棉花品种,应加强对棉花资源材料的研究,拓宽育种亲本的利用范围,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加快品质育种进程,培育出具有突破性的品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