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生物科学   5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71.
酵母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9株酵母菌SOD含量的测定比较,选出1株Y12酵母菌其生物量及酶含量均较高。同时对此菌产SOD酶的营养,培养条件及破壁提取方法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对该菌株SOD酶含量及菌体生物量影响较大,并进一步确定出最佳生理条件,找到了种较优的破壁提取法:冻融──酶解法,使SOD活力得以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72.
盾叶薯蓣自然变异类型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取自云南期纳的二倍体和三倍体盾叶薯蓣植株以及重庆城口的四倍体植株进行了形态学、染色体数目及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类型植株在叶片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异。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2n=2x=20,三倍体为2n=3x=30,四倍体为2n=4x=40;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谱显示,3种类型植株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多倍体较二倍体的酶带条数少且着色浅。这些差异除了有地理分布不同的因素外,倍性的不同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73.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持续时间的模拟失重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以探究其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后肢悬挂(HLS)尾吊法模拟大鼠失重状态。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模拟失重时间尾吊组(尾吊时长分别为1、2、3、4周)。采用旷场实验(OFT)、新物体识别实验(NORT)、强迫游泳实验(FST)观察大鼠抑郁样行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海马SOD和CAT活性。结果 OF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大鼠的僵滞时间增加(P<0.05,P<0.01)。在NORT中,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大鼠对新物体的探索潜伏期增加,探索次数和时间减少(P<0.05,P<0.01)。在FST中,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大鼠在FST中的不动时间增加,攀爬次数减少(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OD和CAT水平均下降(P<0.05,P<0.01)。结论 短时间或长时间的失重都会导致大鼠产生类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574.
575.
576.
目的 单原子纳米酶(single-atom nanozyme,SAN)因其高原子利用率及丰富的类酶活性被广泛研究。但是目前大多数SAN活性位点负载量较低,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高原子负载量的SAN,并对其类酶活性进行系统研究,希望为高负载SAN的制备提供思路,并为SAN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本研究通过原位锚定策略将金属盐前驱体锚定在氨基化石墨烯量子点框架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热解稳定Cu原子和载体之间的化学键,制备出负载量高达7.66%(质量百分比)的高负载Cu单原子纳米酶(high-loading Cu SAN)。此外,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氮蓝四唑(NBT)为显色剂,评估了high-loading Cu SAN的类过氧化物酶(POD)、类氧化物酶(OXD)及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与传统金属有机框架锚定法制备的低负载Cu单原子纳米酶(low-loading Cu SAN)作比较。以过氧化氢(H2O2)为催化底物,对比研究了高/低负载Cu SAN的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 研究表明,本文制备的高负载Cu SAN的类POD和SOD活性分别是低负载Cu SAN的3.4倍和8.88倍,且表现出类酶催化选择性。结论 本研究为高负载SAN的制备和活性研究提供了思路,为SAN在检测传感、疾病治疗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7.
从微生物中提取SOD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某些微生物中提取SOD的研究作了小结,指出深入探索破菌方法及纯化菌蛋白方法仍是今后的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7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