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生物科学   7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脂肪细胞分化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华  黄汝多 《激光生物学报》2000,9(3):236-240,F003
肥胖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在过去的十年中,对脂肪细胞的生物功能和分化作用的分子机理的了解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脂肪组织不仅是被动的能量贮存场所,同时还是能够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器官。已发现多种能调节脂肪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看来C/EBPα和PPARγ很可能是调节这种分化过程的主控基因。  相似文献   
632.
赤雹籽脂肪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赤雹籽中的脂肪油进行分析,为寻找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PC联用技术.结果:从赤雹籽脂肪油中分离得到51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16种,占检出总量的59.56%.脂肪油甲酯化物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甲酯,相对含量为33.85%.  相似文献   
633.
周华  蔡国平 《生命的化学》2006,26(3):213-216
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主要由人和小鼠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其结构与pre-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相似。它能够发挥类似胰岛素的作用,与Ⅱ型糖尿病相关联,降低血糖,促进糖摄取,可结合并活化胰岛素受体,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Visfatin与肥胖密切相关并能够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还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熟。Visfatin的表达受炎症反应因子和多种激素的调节。Visfatin可能是联系机体糖脂代谢的重要分子,它的发现可为揭示糖尿病与肥胖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634.
DNA断裂因子相似蛋白(cell-death-inducing DNA-fragmentation-factor-like effector,CIDE)家族包括三个成员:CIDE-A、CIDE-B和CIDE-C。小鼠中CIDE-C被称为脂肪特异性蛋白27(fat special protein27,FSP27),以前都作为细胞凋亡因子加以研究。近年来研究显示,敲除了CIDE-A、CIDE-B、FSP27的动物都表现出了能量释放增多,且能够抵抗食物导致的肥胖以及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强。CIDE家族定位于内质网、脂滴和线粒体,参与甘油三酯储存、降解以及分泌代谢,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等脂类代谢相关疾病也有着密切关系,在调控机体脂质代谢平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对CIDE家族在甘油三酯代谢方面的作用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35.
越冬期不同阶段二点委夜蛾越冬幼虫耐寒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是我国夏玉米苗期的新害虫,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二点委夜蛾的发生危害区域和面积逐渐扩大。本研究探讨二点委夜蛾的抗寒能力,为揭示抗寒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在越冬期的3个不同阶段,即越冬初期(2012年11月7日)、越冬期(2012年1月20日)和越冬末期(2013年3月5日),对二点委夜蛾老熟幼虫的体重、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 SCP)、结冰点(freezing point, FP)、含水量、脂肪和糖原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过冷却点在这3个时期有显著差异,最低值(-23.16±0.38℃)出现在1月份,最高值(-16.24±1.24℃)出现在越冬初期,结冰点变化趋势与过冷却点一致。通过定量检测发现,虫体鲜重与过冷却点无相关性(r=0.17, P=0.12);脂肪含量在越冬初期含量最高,而在越冬末期最低;糖原含量在越冬期含量最低;自由水的含量随着过冷却能力升高而降低,随其降低而升高,而结合水含量恰好相反。【结论】二点委夜蛾的抗寒性在越冬期不同阶段出现明显的变化,即随着冬季低温的到来,其抗寒能力逐渐增强,冬季过后又随气温的回升,其抗寒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36.
应用人体测量法对安徽滁州地区汉族694例(城市男性152例,城市女性158例,乡村男性201例,乡村女性183例)成年人进行6项皮褶(面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棘、小腿内侧)厚度的测量,分析了安徽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并与我国部分族群的皮褶厚度值进行比较。研究显示:1)安徽汉族成人皮褶发育躯干部优于四肢,背部优于腹部,面部居中,肱二头肌皮褶最薄。2)6项皮褶厚度值在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同年龄组比较,女性皮褶厚度值均高于男性。3)6项皮褶厚度多与年龄呈正相关。4)城乡比较,城市女性皮褶发育明显低于乡村女性,而城市男性皮褶发育多优于乡村男性。安徽汉族男、女性皮褶厚度具有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族群特点。  相似文献   
637.
设计5个饲料蛋白水平(30%、33%、36%、39%和42%)和2个脂肪水平(6%和9%)的52的因子试验,配制10种试验饲料,分别饲喂10组三重复平均体重为95.5 g的二龄青鱼70d,以探讨不同蛋白和脂肪水平对青鱼生长和体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鱼体增重随饲料蛋白水平从30%提高到39%不断增加(P0.05),进一步提高饲料蛋白水平至42%时,鱼体增重则不再显著变化(P0.05);饲料系数随饲料蛋白水平从30%提高到39%而不断降低(P0.05),进一步提高饲料蛋白水平至42%时,也不再显著变化;蛋白质效率和蛋白保留率随饲料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以鱼体增重为指标,经折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求得适宜的饲料蛋白水平为占干饲料的40%。饲料蛋白、脂肪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的试验鱼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脂肪水平、饲料蛋白与脂肪的交互作用对鱼体增重、饲料系数、摄食率和蛋白质效率也均无显著影响(P0.05)。摄食蛋白水平为30%和33%饲料的青鱼与摄食蛋白水平36%-42%饲料的青鱼相比,有较低的水分和较高全鱼脂肪(P0.05)。青鱼脏体比和肌肉粗脂肪含量均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提高呈降低的趋势。摄食脂肪水平为9%的饲料的青鱼较摄食脂肪水平为6%的饲料的青鱼,有较高脏体比、全鱼脂肪含量和肌肉粗脂肪含量(P0.05)。上述结果说明,青鱼摄食低蛋白和高脂肪的饲料造成过多的体脂积累。在试验条件下,青鱼大规格鱼种饲养阶段适宜的饲料蛋白和脂肪水平分别为占干饲料的40%和6%。    相似文献   
638.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品质类型花生(Arachis hypogaea)品质形成的动态差异及其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 高蛋白品种‘XB023’的蛋白质含量在籽仁发育前期较高油品种‘鲁花9号’低, 后期显著高于‘鲁花9号’, 且成熟期籽仁8种必需氨基酸组分含量均高于‘鲁花9号’, 其中谷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差异极显著; ‘XB023’脂肪含量在籽仁发育期一直低于‘鲁花9号’。‘XB023’各时期的籽仁可溶性糖含量和油酸/亚油酸(O/L)值均显著低于‘鲁花9号’。两品种在果针入土10天时子叶细胞即形成淀粉粒、脂体和蛋白体, 随后脂体、蛋白体的数量不断增加, 淀粉粒先增大后逐渐缩小解体。‘XB023’的脂体达到最大的时间早于‘鲁花9号’, 而‘鲁花9号’的脂体快速积累的时间比‘XB023’长。两品种蛋白体大小都在果针入土40天时达到最大值, ‘XB023’的蛋白体在籽仁发育后期数量增加较快。高蛋白品种较高的蛋白质含量由其子叶细胞中较大蛋白体的大小和较多的蛋白体数量决定, 而高油品种较高的脂肪含量是由其较多的脂体数量决定。  相似文献   
639.
介绍燃料油植物山桐子的植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综合利用、繁殖、栽培及管理.  相似文献   
640.
单细胞微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积累的中性脂肪具有潜在的生物燃料价值。不同氮源对藻类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研究了氨态氮、尿素氮和硝酸态氮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色素和中性脂肪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氮源对培养液pH有显著影响,以氨态氮为氮源导致培养液pH降低,而硝酸态氮导致培养液pH升高,培养液pH的波动可被添加的Hepes所稳定,并促进以氨态氮为氮源的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尿素氮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色素积累的效果优于氨态氮和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在中性脂肪积累上优于尿素氮和氨态氮,添加Hepes对氮饥饿后蛋白核小球藻的中性脂肪积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