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9篇
生物科学   11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一种新的丝状真菌油脂含量快速鉴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导了通过染色对含油脂丝状真菌进行快速半定量的筛选方法.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以苏丹混合染液对丝状真菌的菌丝染色,能使菌丝中的脂肪小滴着橙色至深红色,脂质小滴的大小和着色的深浅跟真菌菌丝的油脂含量是近似的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97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实验动物弓形虫核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弓形虫动物模型,常规方法提取肝、脾、肾、肺等组织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显示199bp的弓形虫特异带谱。并以γ-32p标记克隆的弓形虫特异DNA片段为探针,对扩增产物行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上述4种标本均出现阳性杂交带,进一步证实扩增条带是弓形虫特异DNA顺序。同时用酶标法检测显示鼠血清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肝组织损伤较严重,肝细胞肿大,肝窦消失,脾、肾、肺组织可见轻微的病理改变。另外本文介绍一种简单PCR方法[1],取鼠尾静脉血2μl直接进行扩增,结果与酚-氯仿法提取的DNA扩增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73.
采用二碘水杨酸锂盐 (LIS)制备细胞核骨架 ,Southern杂交法检测与细胞核骨架结合的rDNA片段 ,发现蓖麻蚕rRNA基因 5′非转录间隔区 (NTS)内存在一个很强的核骨架结合元件 .外切核酸酶Ⅲ消化限定表明 ,该SAR位于SacⅡ -EcoRⅠ限制酶片段内 ,长度约 1kb .经DNA顺序分析表明 ,该片段AT碱基富集 ,A +T >70 % ,含有拓扑异构酶Ⅱ保守序列和ATATTT结构花式 ,以及酵母自主复制序列(ARS)的同源序列 ,该SAR内含有 (AT) 18序列已证明是核酸酶S1的超敏感位点 ,这种核酸酶S1的超敏感性可能是SAR元件的信号特征之一 .  相似文献   
974.
金针菇粉孢子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分离培养金针菇粉孢子,对粉孢子的产生、萌发、核相及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都产生粉孢子,粉孢子多呈圆柱或卵圆形,少数呈圆形或Y形。粉孢子很容易萌发,其芽管直径一般较粉孢子宽。单核菌丝产生单核的粉孢子,其极性与亲本菌丝相同;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也为单核,未观察到双核或多核的粉孢子。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一部分与组成双核体的一个亲本单核菌丝的交配型相同。另一部分与组  相似文献   
975.
成年大鼠视皮层(17区)神经元间的染色耦合--离体脑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ng J  Xu XZ  Li CY 《生理学报》1998,50(3):241-248
在离体脑片上,用生物胞素(biocytin)对成年大鼠视皮层神经元进行胞内注射。在标记成功的49例中,21例(42.9%)有染色耦合现象,耦合细胞的个数从2个到5个不等,平均2.8±1.1个。其中,18例为锥体-锥体神经元之间的耦合,2例为锥体-非锥体神经元之间的耦合,1例为非锥体神经元之间的耦合。在耦合细胞中,只有5例的胞体紧靠在一起,其它细胞的胞体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其中有1例达到了635μm。大多数情况下(19/21例),耦合细胞的胞体位于同一层次内,只有2例胞体位于不同层次。在Ⅱ/Ⅲ、Ⅳ和Ⅴ层内都观察到染色耦合神经元,但以Ⅱ/Ⅲ层内发生染色耦合的比率为最高。比较了染色耦合与非耦合神经元的某些电生理特性,没有观察到在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76.
天尖杉科的核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种三尖杉科植物的形态结构的研究结果如下:它们的间期核均为复杂沟色中心型,分裂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核型为:(1)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K2n=24=21m+1M+2sm(2SA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A型,着丝点端化值(T.C%)为53.99;(2)高山三尖杉C.alpina(Li)L.K.Fu,K2n=24=19m+3M+2sm  相似文献   
977.
以兔抗鸡肌动蛋白抗体为一抗、FITC羊抗兔IgG抗体为二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实验,观察到蒜(AliumsativumL.)根端分生组织细胞核和染色体均发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说明其中含有肌动蛋白。经TRITC鬼笔环肽标记后,完整的间期细胞、游离的间期细胞核、前期和中期染色体以及末期子细胞核均发出较强的红色荧光,而固定前用细胞松弛素D处理的根端分生组织细胞的荧光明显减弱或没有荧光,这些结果说明细胞核和染色体中存在着F肌动蛋白。抗肌动蛋白抗体和鬼笔环肽双标记实验结果指出,同一细胞核和染色体,在FITC的激发光波长下发出代表总肌动蛋白的黄绿色的FITC型荧光,在TRITC的激发光波长下则发出代表F肌动蛋白的红色的TRITC型荧光,两类荧光的分布是一致的。上述结果进一步证明F肌动蛋白是细胞核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并说明F肌动蛋白可能是细胞核和染色体中肌动蛋白的主要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978.
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分离培养金针菇粉孢子,对粉孢子的产生、萌发、核相及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都产生粉孢子,粉孢子多呈圆柱或卵圆形,少数呈圆形或Y形。粉孢子很容易萌发,其芽管直径一般较粉孢子宽。单核菌丝产生单核的粉孢子,其极性与亲本菌丝相同;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也为单核,未观察到双核或多核的粉孢子。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一部分与组成双核体的一个亲本单核菌丝的交配型相同,另一部分与组成双核体的另一亲本单核菌丝有相同的交配型。  相似文献   
979.
绦虫成虫染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传统的绦虫制片染色法作了改进,应用哈里斯氏苏木精液和1%伊红酒精液对羊曲子宫绦虫成虫制片染色。结果表明,用此法制成的玻片标本具有简便、快速、清晰,不易退色、质量高、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绦虫成虫玻片标本的制作。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