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9篇
生物科学   11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比较ABC法和SP法两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一氧化氮合酶的三个亚型的蛋白i NOS、e NOS和n NOS的表达,观察三种蛋白的染色结果。结果 SP法检测i NOS和e NOS的敏感性要明显强于ABC法;SP法蛋白染色结果明显优于ABC法。结论 SP法检测NOS优于ABC法。  相似文献   
202.
本文报道了用双向凝胶电泳和彩色银染技术,分析小鼠F9-1胚胎性癌细胞在维生素A酸诱导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发现维生素A酸处理细胞72小时后,全细胞蛋白质中有9种蛋白质消失,而新出现11种蛋白质。对细胞核蛋白质进行了双向电泳分析,观察到诱导分化后新出现8种蛋白质,其中有一些与全细胞蛋白质图谱上出现的变化完全对应。对核内低迁移率非组蛋白的分析发现,经维生素A酸处理后,一些低迁移率非组蛋白消失。蛋白质的这些变化可能与维生素A酸诱导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活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3.
草鱼同工酶基因座位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采用垂直淀粉凝胶电泳及特异性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了25尾草鱼的6种同工酶系统(LDH,MDH,ADH,GDH,IDH,EST)约18—23个基因座位的遗传变异型。有7个基因座位(s-Mdh-A,Adh—B,Gdh-1,Gdh-2,Est-1,Est-6,Est-14)具有多态性,在其中4个基因座位(s-Mdh—A,Adh-B,Gdh-1,Est-1)上观察到的基因型频率与Hardy-Weinberg定律相符.实验表明草鱼的同工酶基因座位具有明显的多态性。这一结果为草鱼的人工选种和定向育种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对草鱼GDH,EST同工酶的遗传基础、亚基组成以及酶变异的机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4.
非细胞体系细胞核重建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主要包括精子染色质在蛙卵提取物中诱导核重建、外源纯化DNA在蛙卵提取物中诱导核重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匀装物核重建等几种体系。目前,应用前二者进行的研究工作较多,第三种体系的工作进展较慢。在各种体系中重建的细胞核,在结构上都基本难以与一般细胞核相区别,在功能上也都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如DNA复制、物质的主动运输、对细胞周期调节因素作出反应并能进入M期等。应用这一模式,已经进行了核重建过程及其机理、细胞核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周期的调控与重建核生物学活性等多方面的研究。非细胞体系核重建研究工作还正在向纵深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5.
目的:利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生产重组的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并进行纯化和抗体结合特性鉴定。方法:以HeLa细胞逆转录的cDNA为模板,扩增人PCNA基因,并插入杆状病毒载体AcMNPV。利用昆虫细胞得到PC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病毒感染细胞表达蛋白,联合镍柱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获得高纯度的重组人PCNA蛋白。ELISA法测定抗体结合特异性。结果:以HeLa细胞cDNA为模板得到的基因序列同GenBank的人PCNA基因序列一致。草地贪夜蛾细胞(Spodoptera frugiperda,Sf9)表达重组人PCNA(recombinant human PCNA,rPCNA)的最佳感染值(MOI)和感染时间分别为0.05h和144h。rPCNA的产量高达110mg/L细胞,纯度95%。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结合特性,rPCN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85.0%。结论:建立了rPCNA的表达和纯化方法,获得了高效表达、高度抗体结合特异性的PCNA蛋白,该蛋白质能进一步开发为PCNA相关疾病的体外诊断试剂盒,具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6.
目的:探讨影响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率,梗死体积以及行为学评分稳定性的因素。方法:采用昆明小鼠75只,体重为20-23 g,随机分为5组,比较在不同长度的线栓以及不同进栓深度的条件下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率,梗死体积以及行为学评分的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术中行脑血流监测,比较各组小鼠大脑中动脉脑血流下降的差异。结果:规格1组,模型成功率为40%,梗死体积为(16.7±9.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7.2±2.4,大脑中动脉(MCA)血流下降百分比:(86.9±4.2)%;规格2组,模型成功率为46.7%,梗死体积百分比为(19.2±11.6)%,NSS:8.8±2.5,MCA血流下降百分比:(87.4±3.8)%;规格3组,模型成功率为33.3%,梗死体积百分比为(16.6±9.6)%,NSS:8.2±2.6,MCA血流下降百分比:(88.3±3.4)%;规格4组,模型成功率为86.7%,梗死体积百分比为(23.4±2.2)%,NSS:13.9±1.3,MCA血流下降百分比:(87.5±3.5)%。结论:1.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稳定性关键因素在于线栓能对后交通动脉(PComA)和大脑前动脉(ACA)起始段形成有效栓塞。2.小鼠大脑中动脉血流监测并不能作为评价小鼠脑缺血再管注模型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7.
马蛔虫卵染色制片复染法的一些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蛔虫卵染色制片复染法的一些改进邓迎达,高榕(山东省济南生物工程研究院250002)马蛔虫卵是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一般方法只用铁明矾苏木精染色,但往往由于对比度不强和难以掌握染色深浅而不易获得理想效果。我室采用桔黄G-丁香油复染的方法,所...  相似文献   
208.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鉴定α-半乳糖苷酶凝胶电泳带的坚固蓝B活性染色方法。采用此方法可直接将粗酶制品上样进行凝胶电泳。电泳完成人需将凝胶放在反应液中浸泡5min,然后再在pH为7.8,温度为4℃的条件下染色1min,即可将凝胶中的酶分子定位带显示出来。这种坚固蓝B的活性染色方法与孝马斯亮蓝染色相比,节省了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209.
非诱变剂对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仪慧兰  张自立 《遗传》1995,17(3):27-30,38
检测了16种非诱变剂对大麦根端分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的影响及其中9种成份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的影响。在大麦细胞中,用高浓度的葡萄糖、氯化钠、维生素、氨基酸及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处理均能显著提高SCE频率。维生素、氨基酸和dNTP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SCE频率也有显著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只是诱变剂能提高SCE频率,非诱变剂在一定高剂量时也能提高SCE频率。非诱变剂影响S  相似文献   
210.
CENP—B的基因表达与细胞周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HeLa细胞为材料研究一种着丝粒蛋白CENP-B的基因表达与细胞周期及细胞核骨架的关系。将HeLa细胞同步在不同周期时相,以流式细胞光度术、同位素掺入和ACA着丝粒染色等方法检测细胞同步化效果。我们分别提取了各周期时相细胞的总RNA和Poly(A)~ RNA,用Dot blot和Northern blot杂交方法研究CENP-B在细胞周期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ENP-B基因在细胞周期中的各个时相均有表达,但表达的强度差别很大:G2期表达最强,S期最弱,G1期中的表达介于二者之间;有意义的是CENP-B基因在M期仍然有较强的表达,表现出其在细胞周期中表达的持续性;这种表达的持续性反映了一种可能性:着丝粒、动粒蛋白不断合成,但直到S期后进入G2期时着丝粒、动粒蛋白到一定临界浓度时才开始组装新的动粒。另外,着丝粒、动粒蛋白的持续合成对着丝粒、动粒功能的发挥可能是必需的。用Bam H 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处于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的HeLa细胞核骨架,提取与核骨架紧密结合的DNA,用~(32)P标记的cDNA为探针研究CENP-B基因与细胞核骨架的结合与其表达的关系。结果证明,在G2期细胞中CENP-B基因表达最强,与细胞核骨架结合最为紧密,G1期细胞中次之,S期中CENP-B基因与核骨架结合最弱,说明CENP-B基因与细胞核骨架结合的紧密度影响其表达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