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9篇
生物科学   11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克隆动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磊  李慧  韩之明 《遗传》2010,32(8):762-768
体细胞核移植在农业应用、生产疾病模型动物、转基因家畜或产生人胚胎干细胞来治疗人类的疾病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虽然已经成功克隆出多种哺乳动物, 但该技术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包括产生克隆动物的效率低和克隆动物的异常等。异常的表观遗传重编程是克隆胚胎发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重点论述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其与克隆胚胎发育的关系。了解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有助于解决核移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更好地应用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82.
转基因克隆牛胎盘中印迹基因PEG10的DNA甲基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 JM  Xu WB  Li YY  Wang LJ  Wang YS  Zhang Y 《遗传》2011,33(5):533-538
低效率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显著制约着该技术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上的广泛应用。目前认为供体细胞核不能被受体卵母细胞胞质完全的表观重编程是其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而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观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探求转基因克隆牛的死亡是否与其胎盘中印迹基因的甲基化的重编程程度相关,文章通过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和亚硫酸氢盐联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Combined bisulfite restriction analysis,COBRA),对印迹基因PEG10在围产期死亡且存在发育缺陷的转基因克隆牛的胎盘(死亡组)和存活的转基因克隆牛的胎盘(存活组)与正常对照牛胎盘(对照组)的DNA甲基化水平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PEG10基因在死亡组上表现出异常的超甲基化水平,而存活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胎盘中印迹基因的DNA甲基化表观重编程不彻底可能是导致转基因克隆牛发育异常进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3.
核膜血影重复蛋白(Nesprins)连接细胞核与多种细胞骨架和(/或)细胞器,在细胞核与细胞骨架定位、质-核间物质运输和动力传导、核膜构建、细胞迁移、锚定和极性建立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核膜血影重复蛋白的发现、编码基因、结构、功能以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研究现状,并展望潜在的未来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84.
目的:研究石油作业环境对女性习惯性流产的遗传毒性。方法:随机选择习惯性流产的石油作业女性38人和正常的育龄女性20人,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记数S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发生率为8.81±0.3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CE的发生可作为石油作业习惯性流产女性染色体结构稳定性的检测指标。石油作业环境对女性生育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85.
In most eukaryotic species, three basic steps of pairing, recombination and synapsis occur during prophase of meiosis I. Homologous chromosomal pairing and recombination are essential for accurate segregation of chromosomes. In contrast to the well-studied processes such as recombination and synapsis, many aspects of chromosome pairing are still obscure. Recent progress in several species indicates that the telomere bouquet formation can facilitate homologous chromosome pairing by bringing chromosome ends into close proximity, but the sole presence of telomere clustering is not sufficient for recognizing homologous pairs. On the other hand, accurate segregation of the genetic material from parent to offspring during meiosis is dependent on the segregation of homologs in the reductional meiotic division (MI) with sister kinetochores exhibiting mono-orientation from the same pole, and the segregation of sister chromatids during the equational meiotic division (MII) with kinetochores showing bi-orientation from the two pole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orientation and segregation is still unclear. Here we focus on recent studies in plants and other species that provide insight into how chromosomes find their partners and mechanisms mediating chromosomal segregation.  相似文献   
186.
水产养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快的农业产业之一,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养殖品种.基因组操作技术为快速、定向的鱼类遗传育种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可行性途径.本文回顾了基于经典基因组操作技术的鱼类育种方法学历史,如多倍体育种及细胞核移植等.然后重点介绍并展望了基于转基因技术及新近发展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鱼类定向育种方法.后两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为未来的鱼类种业带来更加高效和更具预见性的育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7.
植物叶绿体发育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光合作用几乎是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尽管叶绿体发育及调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装备及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文对叶绿体装备过程、叶绿体发育调控及质体-细胞核反向信号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使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叶绿体发育及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探讨HE染色细胞核灰染的处理方法,提高HE染色质量。方法收集10例HE染色发灰的胃粘膜、肠息肉和子宫内膜等不同类型的组织,重新切片,通过调整苏木素染色条件以及染色前对组织进行修复处理,设对照组,比较各种处理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通过延长时间、水浴加热和微波加热等调整苏木素染色条件的方法以及水煮修复处理法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核染色,但灰染现象未能彻底解决。PBS、EDTA、柠檬酸分别采用高压和微波修复处理均能较好地改善HE染色细胞核灰染现象,以PBS微波处理法效果最佳。结论 PBS微波处理法是HE染色细胞核灰染现象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9.
目的比较石蜡和冰冻两种不同切片用于检测牛蛙肝糖原的效果。方法采用石蜡和冰冻两种切片方法制作牛蛙肝脏切片,高碘酸希夫氏(periodicacid-Schiff's,PAS)染色法对肝糖原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光密度分析糖原含量。结果PAS染色显示肝糖原为紫红色或红色颗粒,冰冻切片中糖原颗粒明显大于石蜡切片,光密度分析显示,石蜡切片中糖原流失明显,与冰冻切片相比,糖原流失了约28%。结论两种切片均可用于糖原检测,冰冻切片制作环节较少、耗时短且染色过程中糖原不易流失。  相似文献   
190.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方法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梗死面积的检测效果。方法将20只SD大鼠(雄性,8周龄,体重250~30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只。A组:传统TTC染色法组;B组:改进后的TTC染色法组,分别进行大鼠心肌染色,随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及测定血清cTnI浓度水平。结果 A组和B组均能较好地标记梗死心肌;A组和B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48.69%±5.37%vs.47.41%±3.28%,P0.05);A组和B组血清cTnI浓度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51±0.88 ng/mL vs.4.70±0.71 ng/mL,P0.05);但B组心肌切片染色色泽对比度及心肌非梗死区与梗死区区分度均高于A组。结论改进后的心肌TTC染色法采用在体染色,不仅操作简便,节省了实验时间和经费,而且提高了染色效果,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因此改进后的心肌TTC染色法是一种经济、简便、快捷、高效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