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1篇
生物科学   8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小儿腹泻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夏季常以细菌感染为主,秋季多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要病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上千万儿童死于急性腹泻。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而造成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加,常出现菌群失调现象,同时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艾滋病(AIDS)相关性腹泻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门诊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的AIDS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HAA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HAART疗效、AID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以及大便培养真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AART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和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大便培养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能有效预防AID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并减少继发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DCG)诊断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VR)的临床价值。方法:560 例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 态心电图的检查,由两组专业人员分别对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DCG)的检查结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不同 类型的心律失常的诊出率;评价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HVR。结果:ECG对各型心律失常的总诊出率为25.00%,对不同类型心率失 常的诊出率分别为5.71%、1.43%、9.29%、6.43%和2.14%;DCG 总诊出率为62.85%,对不同类型心率失常的诊出率分别为 16.43%、6.43%、17.86%、14.29%和7.86%,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的HVR不同,其中室性心动过速 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P<0.05)。结论:DCG对不同心律失常的诊出率明显高于ECG,并能有效反应 不同类型心率失常的HVR,在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4.
分析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取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分别给予其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阿奇霉素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红霉素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优于红霉素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护理经验,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出院给予健康指导。结果:空气灌肠复位成功57例,手术5例,患儿均痊愈,无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心护理,术后细致观察,是治愈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重要环节。做好早期护理观察可为小儿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验证葛根抗腹泻的药效组分,为葛根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经方葛根芩连汤的基础上分析葛根抗腹泻的药效组分,采用组合药理实验辅助验证药效组分。结果:抗腹泻相关实验中葛根水煎液中、高剂量组、葛根药效组分组、葛根芩连汤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3'-羟基葛根素是葛根抗腹泻的药效组分。  相似文献   
57.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地方株LJB/03分离及培养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黑龙江省某猪场疑为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猪采集腹泻粪便样品,以RT-PCR法扩增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基因后,采用细胞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对细胞培养分离物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免疫电镜观察、RT-PCR及ELISA法检验,其中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见培养细胞中存在明显的特异性绿色荧光;免疫电镜下可见大小符合预期、有囊膜、花瓣状的典型冠状病毒结构特征;RT-PCR检测证实存在PEDVM基因;间接ELISA检测中平均P/N比值为7.6;从而确认为分离到一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命名为PEDVLJB/03株。随后,对该分离毒株的培养特性及如何提高病毒滴度进行探索。通过摸索该分离毒株的蚀斑形成条件,建立了PEDV蚀斑形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进行病毒的蚀斑纯化,纯化得到PEDV大蚀斑克隆株和小蚀斑克隆株。对大、小两种蚀斑克隆株的病毒滴度测定结果表明,大小蚀斑克隆株细胞感染滴度相差明显。  相似文献   
58.
黄健光 《蛇志》2010,22(3):227-228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缓解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肾功能等指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88.9%,对照组75.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均有好转(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1年内复发率5.56%,2年内复发率13.89%;对照组分别为22.22%和41.67%(P0.01)。结论中药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9.
莫海英 《蛇志》2010,22(4):358-359
目的探讨金双歧治疗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儿均停用抗生素,进行饮食调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口服,对照组则口服思密达,并观察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35例(76.1%),有效9例(19.6%),总有效率达95.7%;对照组显效18例(39.1%),有效23例(50.0%),总有效率89.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价廉,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Porcine sapoviruses (SaVs),which belong to the family Caliciviridae,have been considered potential zoonotic agents for human infection,and several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Asian countries. In this study,a total of 200 porcine feca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Lulong county of China were tested. Among 200 samples,porcine sapoviruses were detected by RT-PCR in 17 samples (8.5%) showing their circulation in China. 14 out of 17 positive sapovirus strains we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he genogroup III (GIII) and w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