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94篇
生物科学   245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蚕豆植株叶片随茎节自上而下表现出明显的发育与衰老顺序,可作为衰老特征的是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蚕豆叶中SOD活性主要定位于12 000× g离心后所得的上清液和叶绿体组分。衰老叶片的SOD总活性和叶绿体组分的相对活性都有所下降,SOD同工酶谱也发生了改变。O_2~ 产生速率随叶龄增大而稍上升;而MDA含量在叶片外观表现枯黄衰老征兆前就急剧上升。可能因为衰老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大幅度下降与SOD之间的不平衡,致使O_2~ 代谢中间产物累积而引起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菜豆叶片叶绿体总脂和被膜膜脂中均含有单半乳糖甘油二脂和双半乳糖甘油二脂,在整个衰老期间两种糖脂的比值变化不大。叶绿体总脂中含有5种磷脂,脂肪酸以不饱和的亚麻酸为主,而被膜膜脂中仅含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甘油,脂肪酸以饱和的棕榈酸为主,不饱和亚油酸为次。叶片衰老过程中被膜所含两种磷脂比值明显降低,脂肪酸的不饱和指数也因亚麻酸相对含量显著减少、棕榈酸相对含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萌发绿豆的子叶自然衰老期间,核酸含量降低,RNA降低的幅度比DNA大。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子叶衰老期间细胞核主带DNA明显降低;而迁移慢的卫星带DNA变化不大。在RNA各组分中,18S rRNA从衰老前期就开始降低;25S rRNA和4~5S小分子RNA到衰老后期才缓慢下降。DNase和RNase活性在子叶整个衰老期间都明显升高,是导致核酸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3H-核苷掺入试验表明,核酸的合成速率在子叶衰老前期有所上升,到衰老后期又降低。poly(A)~ -mRNA含量在子叶开始衰老时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4.
Mackowiakf指出研究动物正常菌群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1、无菌动物与正常动物相比较;2、用抗菌剂抑制了正常菌群的动物与未干扰其正常菌群的动物相比较;3、特种疾病(例如结肠癌患者)的正常菌群中的特殊细菌种属的优势状况与无该病对照者的流行病学的比较。通过这些对比性研究以了解正常菌群在其栖居的机体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通过对比性研究,正常菌群对栖居动物的影响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 1、正常菌群在动物机体的内外表面上栖居,由  相似文献   
15.
超氧阴离子(O_2~-)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自由基。自由基与很多大分子如脂质、蛋白质及核酸等反应,破坏细胞的结构,干扰细胞的功能,根据Harman 的自由基理论,最终导致有机体的衰老和死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促进O_2~-的歧化反应,对机体起保护作用,因此认为它与寿命有关。荧光哀老色素(FAP)又叫脂褐素,被认为是自由基诱导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氧化的终产物。它的含量被看成是发  相似文献   
16.
17.
萝卜离体子叶衰老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萝卜离体子叶在光下或暗中衰老及激素调节衰老过程中,作为叶片衰老指标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发生在MDA含量增高之前,更早于SOD活性的下降。表明由SOD活性降低所导致的膜脂过氧化的增强,并非衰老的原初反应,而是叶片衰老到一定程度的生理变化。因此,至少在萝卜离体子叶上,不能将其衰老的启动归因于受SOD控制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的膜累积性质变。  相似文献   
18.
豌豆叶绿体脂氧合酶(LOX)活性在连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变化不大。ABA处理离体叶片2d叶绿体LOX活性升高,处理时间延长活性下降。抗氧化剂α-生育酚、谷胱甘肽、没食子酸丙酯抑制豌豆叶绿体LOX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对豌豆叶绿体LOX和大豆纯LOX-1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大豆LOX-1能促进离体豌豆叶绿体膜脂过氧化作用。因此,豌豆叶绿体LOX可能参与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又受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多胺代谢酶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ODC)和多胺氧化酶(PAO)活性逐渐下降,而腐胺(Put)含量迅速上升,精胺(SPm)、亚精胶(Spd)含量下降,致使衰老期间Put/(Spd+Spm)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20.
6—BA对月秀切花衰老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