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27篇
政治法律   129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 1 9岁男子赌气吞服一白色粉末 ,1 0min后口鼻流血、抽搐 ,迅速送医院 ,经催吐、透析等方法治疗 5天后死亡。根据中毒症状和经验怀疑为毒鼠强中毒。用GC/NPD检验肝中毒鼠强有干扰。改用GC/MS -SIM法分析 ,心血、肝和胃组织中全部检出毒鼠强 ,浓度分别为 0 5 1 μg .mL- 1、0 4 5 μg .g- 1和 0 33μg .g- 1,和文献结果在同一水平。GC/MS -SIM对复杂检材中低含量毒鼠强测定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同时进一步证实毒鼠强排泄较慢 ,经过较长时间后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22.
文章探讨了侦破盗窃案件过程中如何寻找、确定现场车辆痕迹,需要测量、提取的车辆痕迹种类以及在侦破盗窃案件中对车辆轮胎印痕、车体痕迹,整体分离物痕迹、微量物证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3.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是案件的生命,是案件的灵魂,证据是办案永恒的主题,证据的收集与运用才是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活动中的核心任务.毒品案件的特点是没有特定的报案人,没有明确的犯罪现场,无特定的侵害人和被害人,侦查方式具有特殊性.毒品案件证据的特点包括证据的相对单一性,证据的即时性,证据的易毁坏性,证据推定力的虚弱性.  相似文献   
24.
社会稳定问题中的群体性治安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多数情况下,经济因素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导火线,但是,有时政治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复杂的过程,先期处置科学合理,就能够尽快平息事态。  相似文献   
25.
超期羁押28年的谢洪武案件是我国人权法制实践中一个悲剧性的典型案例,暴露出我国人权保障机制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主要是法律理念严重滞后、有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在人权入宪的背景下透视我国人权法制发展问题,应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立足点推进法制转型,特别是推动法律观念革新和人权法制创新,这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6.
女精神病人久卧街头,警察拒绝救助引发争议。根据《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有协助救助的义务;依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公安机关不能再强制收容遣送。由于缺乏法律依据,没有行政管束权力,警察无法发挥协助救助的作用。警务实践已经突破警察法建立的框架,迫使我们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新的法律规范,适度地扩大警察职权,构建行政管束制度。  相似文献   
27.
传统观点认为,刑事被告人与案件结果存在利害关系,因此其不具有证人资格。随着世界范围内证人资格的扩张,刑事被告人与案件的利害关系逐渐与证人资格脱离开来,同案被告人的供述可以作为证言使用。当然,同案被告人与案件利害关系的强弱影响到其证言的证明力。具体来说,由于同案共犯之间存在直接利害关系,其口供在一般情况下需要补强;而同案非共犯以及非同案共犯由于与案件不存在利害关系,因此其口供证明力较强,无需补强即可作为定案依据。  相似文献   
28.
匿名威胁爆炸案的新特点及其现场处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北京发生匿名威胁爆炸案件显现猛升势头,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这类案件的现场处置应遵循"信、严、快、判、细、敢"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29.
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前提,用不当程序纠正错案,不但会影响到错案的纠正,而且会再一次损害司法机关的威信和法律的尊严,甚至会出现出新的错案。纠正错案,必须遵循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相似文献   
30.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s (IEDs) are used in devastating terrorist attacks worldwide and daily in Thailand. Touch DNA deposited during IED assembly are subjected to intense heat and pressure, resulting in rare events of usable DNA profiles obtained from real casework. No study has simultaneously evaluated both swab brands and moistening agents for touch DNA collection from substrates encountered in IED evidenc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wab brands and moistening agents on DNA collection from adhesive tape, a common IED substrate. A full factorial design using four cotton swab brands (two forensic and two medical cotton swabs) and six moistening agents (DNA-free water,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ethanol, sodium dodecyl sulfate, isopropanol, and lysis buffer) was employed (24 total combinations). Using buffy coats, we found that DNA recovery depended on both swab brands and moistening agents (p < 0.05). The optimal method recove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DNA amount from real IED cases compared to the standard Royal Thai Police method. Percentages of high partial profiles also increased. Our results changed the standard operating protocol of the Thai police. Other commonly found substrates from IED cases are being investigated to maximize the evidential value obtained from touch 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