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自然科学   9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逆境胁迫诱导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将其克隆到pUC19质粒中.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该基因的序列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2.
拟南芥AtGluRS相互作用蛋白质VDAC及其转基因植物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质(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是拟南芥谷氨酰tRNA合成酶(AtGluRS)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了研究VDAC蛋白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构建VDAC稳定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拟南芥,筛选和鉴定出VDAC过量和抑制表达植株.研究结果证实VDAC的过量和抑制表达植株影响气孔关闭和种子萌发.VDAC的过量表达导致植株对ABA敏感,VDAC的抑制表达降低了植株对ABA的敏感性.推测VDAC蛋白可能参与ABA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拟南芥黑胫病感病突变体及抗病野生型为材料,对不同世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为细胞核内两对重叠作用的基因所控制,感病植株为隐性突变体,其基因型为sc1sc2.同时对突变位点sc1及sc2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证实, sc1位于1号染色体的长臂上,sc2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上.为进一步研究拟南芥抗病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ms1521是经EMS诱变筛选得到的一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通过背景纯化与遗传分析,发现ms1521突变体是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形态学观察表明:突变体的花缺失部分花瓣,雄蕊比较短,花药肥大,部分雄蕊的花药成丝状,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不育基因MS1521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MS1521位于第一条染色体分子标记F17F8Alu1和T19E23之间161kb的区间内,数据库预测,其中有11个与花发育有关的基因,试验将有助于对目的基因的克隆,控制花器官研究和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TAIL-PCR方法克隆拟南芥干旱主效基因NCED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远红外成像技术筛选得到一株T-DNA插入的干旱敏感突变体,并成功利用TAII,PCR技术克隆到该突变基因为NCED3,该基因编码植物体内ABA合成的关键限速酶,突变体在干旱胁迫下不能合成ABA而表现出不耐干旱的特性.最后通过PCR及RT PCR方法验证了TAIL-PCR结果的的靠性.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观察植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的酶活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利用PARP抑制剂来抑制拟南芥PARP的体内活性,并观察表型.体外生化实验结果表明,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amide,3-AB)可以抑制拟南芥PARP1和PARP2的多聚ADP核糖化修饰活性;利用3-AB来处理拟南芥,发现抑制剂处理过的植物表现出更强的耐旱能力.为了排除3-AB的非特异性作用,使用PARP的另外一个抑制剂苯甲酰胺(Benzamide,BA)对拟南芥进行处理,结果显示,BA处理后拟南芥也表现出相似的抗旱表型.另外,在正常生长条件下,3-AB或BA处理过的拟南芥生长量较大,植株鲜重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说明,抑制拟南芥PARP活性可以促进拟南芥抗旱能力的改善,其抑制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Pharmacological,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ic (LSCM), real-time PCR and spectrophotographic approaches are used to study the roles of hydrogen sulfide (H2S) and nitric oxide (NO) in signaling transduction of stomatal movement response to ethylen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In the present study, inhibitors of H2S synthesis were found to block ethylene-induced stomatal closure of Arabidopsis. Treatment with ethylene induced H2S generation and increased L-/D-cysteine desulfhydrase (pyridoxal-phosphate-dep...  相似文献   
19.
拟南芥中未知基因At1g14260的表达受到多种非生物胁迫的诱导, 特别是在NaCl的诱导下, At1g14260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对T DNA插入突变体at1g14260(salk 118406)的分析表明, 敲除了基因At1g14260的拟南芥相比野生型对盐胁迫更加敏感. 此外, 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Bi221 At1g14260 GFP并且成功转入拟南芥原生质体中,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融合蛋白定位于原生质体细胞核中. 因此, At1g14260可能参与了拟南芥中盐胁迫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A full-length calmodulin binding protein kinase cDNA ,AtCBK1 ,from Arabidopsis has been isolated by screening of an Arabidopsis cDNA library and by 5′-RACE-Northern blot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AtCBK1 was more abundant in the vascular bundles and the meristems than in other tissues,The phylogenetic analyses revenl that AtCBK1 is different from animal CaMKs and it falls into CRK subgroup,indicating that they may come from different ancestors,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AtCBK1 encoldes a CaM-binding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