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自然科学   11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结合省优课的建设过程对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题库建设、考评方法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2.
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改革考试的方法,测试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步进行,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3.
分析目前多种用于成年人考试的考场座次编排系统的弊端,提出在编制成年人考试的考场座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运用数据库技术编制了一种专门用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场座次编排系统.利用该系统编制考生的考场和座次,可以有效地减小考生考试时作弊的可能性,减轻监考人员的工作压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相似文献   
94.
金朝科举制度来源于辽宋,首科尉闭是天会二年,开科38次,文武举并行,取土范围扩大列全国各个地区,实行分级递进的考试方法,考场制度非常严密,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平均每次150人左右。金朝科举取士,科目出身不同,则仕进前景不同。金朝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5.
本文重点论述风险基础审计的含义及其与制度基础审计的关系,理论解释与实践如何进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96.
本文考察和评价了主要发达国家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民事答辩制度,分析了民事答辩制度的法理基础及制度不健全引发的诸多弊端,在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益目标的指引下,归纳出了构建相对完善的民事答辩制度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97.
人们在探究学生作弊的原因时,常常把目光投向学生自身、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等方面,而教育者的影响却往往被忽视,成了"灯下黑"。其实教育者对学生考试作弊缺乏深刻认识,对学生作弊放任不管甚至纵容都会导致作弊现象的扩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教师的思想道德、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体检信息系统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体检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体检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模块,对实施体检信息系统管理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
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高考物理中紧紧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信息类问题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热点。但试题超出中学物理教材的范围,如万有引力势能等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是要学好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方法,领悟物理思想,以此提高解决信息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0.
课程考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既是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实需要。课程考核应该坚持知识考核与素质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总体评价与尊重个体差异相结合,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和监控力度、增加过程考核权重,不断丰富命题形式、拓展考核内容,实现期末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