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75篇
自然科学   243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混凝土疲劳破坏的概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混凝土的疲劳寿命离散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静载破坏强度即混凝土材料的离散而引起的这一结论为基础;对混凝土在等幅和变幅高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破坏的概率分析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计算混凝土疲劳破坏概率及满足—定保证率的疲劳抗力的计算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对混凝土的疲劳破坏进行较合理的概率分析,合理地确定在等幅或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满足一定保证率的混凝土疲劳抗力,为在设计中正确选取混凝土的疲劳强度提供了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2.
本文定量化分析了疲劳指数对起重机载荷谱系数、工作级别和结构疲劳许用应力的影响。根据分析和计算结果,作者认为疲劳指数值对起重机工作级别划分和结构疲劳许用应力值的影响很大,《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取疲劳指数为3是不太合理的,建议在该规范修订时重视疲劳指数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3.
提出了可变频时钟写入方法和锁相环倍频时钟写入方法,给出了这两种写入法的读/写电路,并分析了其性能。结果证明,可变频时钟写入方法电路简单,刻写时钟周期短;锁相环倍频时钟写入过程较前者长,但其频率范围容易调整。两者均适合高密度小型温盘的时钟录写。  相似文献   
134.
对12个网架悬挂吊车吊点试件进行了静力及疲劳试验.对吊点试件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得出高强螺栓疲劳断裂是吊点试件的主要破坏.提出了吊点高强螺栓的疲劳曲线及疲劳强度表达式.为悬挂吊车吊点的疲劳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5.
提出了文题的计算模型,它采用非线性弹塑性蠕变有限元法,计算构件危险点在高温及周期保载的交变载荷谱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响应,以应变范围区分法累积损伤,从而求出构件的疲劳寿命,并以带孔矩形薄板为例作了计算与验证,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6.
奥贝球铁接触疲劳破坏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奥贝球铁的接触疲劳破坏形式,应用铁谱技术分析了接触疲劳过程。试 验表明:奥贝球铁接触疲劳破坏形式取决于载荷。在重载条件下(寿命小于 5× 106 次),其破坏形式为片状剥落;在轻载条件下,破坏形式为麻点剥落。疲劳裂纹是在 表面石墨空穴的边角处萌生,并向深处扩展。接触疲劳磨损分三个阶段:磨合阶段, 正常磨损阶段及疲劳磨损阶段。应用铁谱技术可以预测寿命。奥氏体的存在对奥贝球 铁接触疲劳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用光滑圆柱形试样,在应变控制下测定了两种热处理状态5CrNiMo钢的低周疲劳性能.试验发现,应变幅△ε_t/2在0.6~1.8×10~(-2)范围内,两种状态试验钢均表现为循环软化特性,软化效应主要集中在前几周;试验钢的应变-寿命曲线符合Manson-Coffin关系,且高温处理有较好的低周疲劳性能.TEM分析表明,循环软化与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有关;软化现象是由于循环变形中位错结构转变成低密度、低内应力的位错胞状组织,以及细小碳化物受性错往复剪切不断碎化而回溶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8.
本文通过电测应力、振动测试及有限元计算找出驾驶室的薄弱环节,并在振动试验台上进行疲劳试验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9.
本文通过八对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运转接触疲劳试验,得到了45钢正火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框图,可供圆弧齿线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计算参考使用。试验结果表明,该齿轮的齿面承载能力要比斜齿轮高26%左右,其抗点蚀能力也较之为高,且点蚀形貌具有特殊的形状。  相似文献   
140.
本文系阐述运动性疲劳机理理论或学说的综述性文章。通过对运动性疲劳机理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疲劳机理理论主要包括:中枢疲劳、外周疲劳、耗竭学说和堆积学说等传统理论以及高频疲劳、低频疲劳、疲劳控制链和突变理论等新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对认识疲劳的本质,有效地预防和延缓运动疲劳.启发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疲劳机理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