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自然科学   110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779篇
  2013年   560篇
  2012年   892篇
  2011年   1136篇
  2010年   912篇
  2009年   1059篇
  2008年   1156篇
  2007年   1120篇
  2006年   707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比较了原始分与标准分的区别,指出标准分使不同科目、不同时间的考试分数的比较变得可能,因而更为科学。CET采用新的方式报道考生得分,能提供更多的、更准确的统计信息。同时,在问卷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对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2.
高水平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参加2004-2005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南区决赛的156名高水平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对其运动损伤的特征、易发部位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增强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防伤病意识,从而更好的促进高校足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的重要任务,运用图式理论,并指导学生激活图式建立图式和运用图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54.
对非英语专业大专生学习方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部分非英语专业大专生英语学习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和分析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学习方式,最不喜欢的是小组学习方式;女生比男生更明显偏爱动手学习方式;高分组的学生在动手和小组学习方式上的平均分明显高于低分组学生。因此,教师在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采取灵活多样授课方式的同时,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有效指导,使学生注意改善并扩展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取得事丰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5.
大学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外语教学应在大学非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理由如下:1、符合语言教学的目标;2、符合“以内容为中心”的语言教学理论;3、符合外语学习中的“习得”理论;4、等同于汉语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同时指出了这一做法的可行性和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粗浅办法。  相似文献   
56.
论高校图书馆的目标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图书馆管理可引进目标管理并进行量化考核,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目标管理的内涵、特点、基本阶段和量化考核的过程。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影响高职教学质量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促进和保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8.
英、汉两种语言的单位词的使用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一般说来,英语的单位词远比汉语量词丰富,其与名词的搭配亦复杂于汉语单位词,尤其是一些固定短语的使用习惯.本文初步比较了英、汉单位词使用的一些特点,并着重就英语群体量词以及英语单位词的词汇意义等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9.
高校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转变观念,严格把握基本素质要求,健全用人机制,加强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60.
关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