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自然科学   575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用半微积分伏安法研究了2,9—二甲基—1,10—菲罗啉(L)络合推动Ni(Ⅱ)离子在水/硝基苯界面的传递行为。在0.1mol/L NiCl_2(或NiSO_4)(W)—0.05mol/L TBATPB,L(NB)体系中,Ni(Ⅱ)与L生成NiClL~+(或NiL_2~(2+))络合离子,从而在W/NB界面发生离子传递。当C_(Ni~(2+))>>C_L,e_p与C_L成正比,线性范围为1×10~(-6)mol/L~5×10~(-4)mol/L,可作为L的定量分析。文中进行了理论探讨,测得了络合物的形成常数等。  相似文献   
102.
测定了环氧棉籽油-醋酸-水三元系分别在30℃,40℃,50℃,60℃下的液-液平衡双结点曲线,以及在40℃,50℃,60℃下的液-液平衡系线数据;分别应用物料衡算法和系线中点轨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醋酸质量分数低于30%的配样条件下所测定的液-液平衡数据具有较好的热力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利用程序升温毛细管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作为药用的蒲公英及高山蒲公英的挥发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分别分离出63和68种组分,鉴定出37种和43种,均占总挥发成分的94%以上。两种挥发油的多数成分相异,但其主成分相同,均以2-甲基-4-戊烯醛,2-己烯醛,环己酮和5-甲基己烯为主。并讨论了盐析对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利用螺旋进气道和非圆形燃烧室相配合,形成进气涡流,挤流,紊流及微波流等多种流动状态,实现以空间雾化为主,油膜蒸发燃烧为辅的燃烧过程,取得了提高功率,降低燃油消耗率,减小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升率及改善NOx排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应用连续热力学方法,对实验测定的糖醛-提余油,糠醛-抽出油,N-甲基-2-吡咯烷酮-提余油,N-甲基-2-吡咯烷酮-抽出油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其中连续组分的分布函数F(I)采用Γ函数和样条函数,连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及离散组分(溶剂)和连续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作为常数处理,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并将连续热力学法与虚拟组分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不仅计算准确度高,而且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基于原油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与原油凝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测量原油凝点采用的电容法。叙述了非接触式电容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原油介电常数在原油的凝点附近达到一个峰值,这与实验室方法得到的结果相符,初步得出电容法测量原油凝点是可行的结论。为在线监测原油的流动性提供了一条实用化途径。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从蓖麻油出发制成几种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防锈性能,研制了一种新型防锈剂。  相似文献   
108.
严重非均质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东部大多数油田在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己进入高-特高含水采油阶段,但油藏内仍然有约50%的可采储量,它们的分布日趋分散、复杂,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油藏(或储层)的严重非均质性,文章对国内外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我国东部老油田的开发现状,从开发地质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严重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布及其动态预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指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关键。重建适合开发后期的具有预测功能的储层地质模型,对稳定东部,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根据注汽过程中油管和油层流体相互联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油管流动和油层渗流相互协调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一定注汽条件和油层特性下最大注汽流量的计算方法,为注汽方案的设计和油藏数值模拟流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分析和计算了油井深度、油层特性及井口注汽压力对最大注汽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油藏数值模拟和选择注汽方案时,注汽流量必须适宜,即与油层的吸汽能力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10.
废弃聚乙烯塑料热解过程能量收支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理论上探讨了废弃聚乙烯塑料热解催化成汽油,柴油、渣油和石油气的能量投入和产出。结果表明:裂解1kg废弃聚乙烯塑料约需1320kj的热量;从产物的燃烧热值计算,净得的能量相当于1.67kg标准煤的发热量,从而指出热解催化废充塑料回收燃油和燃气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