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自然科学   19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唐英姿 《科技信息》2011,(19):I0216-I0217
16至18世纪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是继佛经翻译之后的第二次翻译高潮,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不仅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科技知识,使我国近代科学研究萌芽,同时在此次科技翻译高潮中,一些翻译理念至今仍值得翻译研究工作者借鉴。因此,科技翻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南宋中后期诗人赵蕃和韩淲被人们并称为"上饶二泉"。他们不但创作非常丰富,而且在诗学和思想上受到江西诗派较深的影响,诗歌创作、道德修养皆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受到杨万里、戴复古、刘克庄和方回等人的赞扬,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六朝与隋唐五代时期的石刻楷书中存在着大量异体字,它们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分别从异体字数量、异体字形、字位主形三个方面对"六朝石刻楷书语料库"与"隋唐五代石刻楷书语料库"中所贮存的异体字展开比较调查。调查表明:从数量上看,与六朝相比,隋唐五代石刻楷书的形体渐趋规范定型;楷化过程中,组成汉字的构件与笔画数量、汉字出现的频率、历史的传承与积淀是影响异体数量的共同因素。从字形上看,两段时期的异体字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传承性,同时,隋唐五代石刻楷书中也出现了一部分具有时代特征的变异形体,其代表即"武周新字"。从字位主形上看,简易、区别、表义性、系统性原则是汉字楷化过程中楷书异体的选择标准及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994.
《汉书·惠帝纪》中的"耳孙"一词的含义历来说法不一,颜师古《注》引用了前人三种看法,或以为曾孙,或以为来孙,或以为仍孙。仔细梳理《汉书》中的相关文献,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关材料,可以看出"耳孙"一词当为"曾孙",即第四代子孙,而不是仍孙。  相似文献   
995.
以广西玉林为例,通过对乡村寺庙现存碑刻和实地调查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着重探讨清代乡村寺庙在弥合不同族姓群体关系、提升女性群体地位、丰富乡村社会文化生活、推动选人、管理制度革新等方面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汉代绘画中所反映出的博大与朴拙、礼教与自然的交融以及时空变化的不拘一格,反映了儒、道思想的互融互补。通过对儒道互补的审美思想在汉代绘画中的映射进行分析,可以认识汉代绘画形式背后看似神秘却又有迹可寻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997.
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后全国分为十九州,宁州居其一。此后300年间,国家陷于分裂,朝代更替频繁,政区变化无常;宁州郡县在中原王朝的军事监护与地方大姓的武力割据之间反复震荡;两汉及蜀国400年苦心经营建立的郡县制,终因豪强坐大而崩溃,郡县名号虽载于版籍,而行政制度无所施行。曾是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号称"宁州冠冕"的朱提地区,社会发展也因此跌入低谷,历经了千年之久的停滞,直至明清时期才逐渐复苏。  相似文献   
998.
东汉豪族大姓主要由战国以来的封建旧贵族和随着秦汉地主经济的发展而新兴起的豪强大族构成。东汉初,政府一方面打击那些与王权相忤的豪族,一方面又扶植、放任豪族大姓的发展。东汉中期,豪族发展呈上升趋势,各地强宗大姓的社会、经济势力极度膨胀,对东汉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分析探讨豪族宗族组织更有利于对豪族大姓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9.
道教方术在唐代相当盛行,上至皇帝士大夫,下到普通民众多热衷于从事道教方术活动。事实上,唐代诸次政治斗争都潜藏了道教方术与士大夫的隐秘联系,唐代士大夫或利用道教方术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或借助道教方术争权逐利,攻击政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政治秩序,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000.
休宁商山吴氏自北宋迁居商山以来,世久族繁,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自宋至明这一时期不仅有名震朝野的官宦,也有富甲一方的巨商.虽历经世事沉浮,但其始终恪守“富不废礼,商不忘儒”的传统,世代重视儒学,在经商中秉持仁义、诚信的传统美德,并将其内化为族人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