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自然科学   19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清末民初,德国出于进入印度洋和南中国海的地缘政治经济需要,增强了在云南的军火、技术、设备、商品输出,以遏制其在欧洲的两个传统强敌英国和法国.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成为云南主要的军火供应商和工业技术装备提供商.  相似文献   
92.
从公文的角度,根据语用语境中的目的语境、交际双方关系语境、认知语境等因素,探讨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获得交际成功的原因.这种探索校正了从文学的角度总结"两表"成功之不足,同时回归到语言应用的本位.  相似文献   
93.
语言的运用在宋代女性的词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五个侧面阐述了女性词作的语言特色,展示了女性创作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4.
两宋时期,历史教育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针对统治者而开展的以资政、资治为目的的历史教育,又有系统传授历史知识、以培德育人为目的的学校历史教育,同时还有面向普通民众的社会历史教育,极大地促进了两宋历史教育的大众化和通俗化,推动了历史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5.
广西旅游古镇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历史悠久,拥有许多古镇,其中少数古镇在近代与现代历史时期,处于相对停滞状态,没有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当地古建筑、古风貌有幸被比较完整地保护下来,如昭平黄姚、灵川大圩、南宁杨美等;开放改革以来,它们被重新发现,并开发为旅游古镇,扬名海内外.今后在开发的过程中,这些古镇应注意古建筑、古风貌的保护,处理好新与旧、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6.
明清诗学视野中的诗韵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韵”作为诗歌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韵审美特征的探讨;三是对诗韵创造与生成的考察。明清诗论家对诗韵的论说,多方面地展开了古典诗韵之论,将南朝以来人们对诗韵的阐说予以了提升和深化。  相似文献   
97.
两汉儒者对先秦典籍的改造以为政治服务为目的,主要体现为秦亡汉兴后对治道选择上的适应。两汉四个时期不同的政治实践对政治理论的需求是汉代经典改造在不同时期重点各异的主要原因。为达成目的,汉代经典改造遵循了选择性的原则、创造性阐释原则和整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98.
丰富的图书资源是宋代文献学繁荣的基础。宋代官方搜集图书的渠道众多,无者强取,继而搜访、借录等并举,同时佐以一定的激励机制,从而搜集到大量珍贵的文献典籍。  相似文献   
99.
宋代的双季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代虽然有早稻和晚稻的名称 ,却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双季稻 ,但这并不能否定宋代有双季稻的存在。宋代存在再生、间作和连作三种形式的双季稻。再生稻 ,又名再熟稻、稻孙、二稻、传稻、孕稻、魏撩、再撩、再生禾、女禾等 ,分布于两浙、淮南、江南、福建和湖北等地。间作稻 ,又名寄生 ,主要分布在浙东一带。连作稻 ,在宋代虽然没有专门的名称 ,但却出现了许多连作稻的品种 ,如江苏的乌口稻、浙江的乌和第二遍、江西的黄穋禾、福建的和献台、岭南的月禾等等。另外 ,在宋代的稻品种中 ,还发现了有些品种既当早稻又充晚稻的现象 ,也应是双季连作的结果。宋代的连作双季稻分布虽广 ,但由于品种不佳、产量不高、季节和劳动力的矛盾、放牧的需要、肥水条件的限制、投入产出率低等等原因 ,双季稻总的种植面积并不大 ,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如同凤毛麟角。宋代的双季稻大多都是在原有的品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与当时引进的早熟而耐旱的品种占城稻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0.
元代浙江是江南佛教中心之一 ,其间先后有 6 0多位日本名僧到浙江学佛取经 ,以及 10多位浙江名僧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传经。两国名僧的往来不但培养了众多高僧 ,而且促进了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互补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