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自然科学   134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香山群沉积岩浆记录及其反映的大地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西南边缘香山群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的恢复和确定提供佐证。方法通过香山群地层的岩石学、沉积学、砂岩和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综合分析香山群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结果香山群的时代划归为中晚寒武世较合适;香山群主体是一套由板岩、细、粉砂岩和砂岩组成的浊积岩系,其砂岩类型主要是长石石英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和粉砂质石英砂岩,前寒武纪变沉积岩和花岗片麻岩为主要碎屑来源和物源区组成;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香山群属发育在被动大陆边缘斜坡环境中的沉积物,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应属大洋扩张构造环境下的大洋拉斑玄武岩系列。结论香山群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下的被动大陆边缘中的大陆斜坡和深海平原环境。  相似文献   
62.
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环境、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方法利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及分析技术。结果B盆地中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大多形成在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等沉积环境中。碎屑岩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储层物性存在较大差异;物性最好的储层为河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结论储层物性主要受压实作用、碳酸盐溶解与胶结作用及沉积环境四大因素控制,其中压实、溶蚀作用及胶结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而沉积环境对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控制原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并进一步控制溶蚀、胶结等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63.
在采自四川广元和朝天一带早志留世王家湾组的材料中发现具典型包珊瑚型隔壁,发育三级隔壁的单体珊瑚新类群.该类群边缘厚结带窄,一级隔壁长,几乎可达个体中心;二、三级隔壁短,隔壁由层状组织组成,横板完整,近平列状或密集成束状,无鳞板.基本特点与似包珊瑚属(Amplexoides Wang,1947)最为接近,因而暂将该类群归入包珊瑚属,共有两个种:Amplexoides trioseptatus sp. nov., Amplexoides modaoyaensis sp. nov..根据新资料补充了似包珊瑚属的部分属征,讨论了Amplexoides Wang的主要类群、构造特点及其演化,并系统描述了两个新种.  相似文献   
64.
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发现孔店组烃源岩重排甾烷含量低,C27,C28和C29规则甾烷含量较多,C29甾烷的20S/(S R)和C29ββ/(ββ αα)比值分别在0.12~0.38和0.3~0.45之间;在萜类化合物中,奥利烷含量低,γ蜡烷与C30藿烷比值在0.1~0.37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孔店组烃源岩生源以高等植物为主,混有一定比例的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沉积环境为含盐度低的弱还原-弱氧化湖沼相,烃源岩有机质处于低熟-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65.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依据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详细研究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湖泊、海相三角洲、滨岸和海湾六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古地理演化经历了由海相环境-海陆过渡相环境-陆相环境的转变;在须四早期,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褶皱成山,使研究区与阿坝海域完全隔绝,整个四川盆地真正进入了陆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66.
The Ediacaran section in the Yangtze Gorges area, South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worldand contains abundant fossils[1-4]. The earliest discov- ery of macrofossils in 1984, including macroscopic algal fossils from the uppermost Doushantuo…  相似文献   
67.
There is much debate on biological affinities of the phosphatized globular fossils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phosphorites at Weng’an, Guizhou Province. Here 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budding structures of some of these globular fossils, which have previously been interpreted as the resting eggs and early cleavage embryos of metazoans. The budding structures are similar to the germinating tubes of the spore and zygote of living algae, suggesting that some globular fossils from the Doushantuo phosphorites bear affinity with algae. The present new information indicated various biological affinity of the phosphatized globular fossils from the Doushantuo phosphorites.  相似文献   
68.
研究含时滞反应扩散Giu-Lawson方程的行波解.利用波前解的存在性理论,通过构造一个二阶时滞微分方程的上解和下解,得到当时滞较小时,微分方程的波前解存在,当时滞较大时,即使微分方程的行波解存在,也必将失去单调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渤中凹陷地震-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应用地震 -沉积相的工作方法研究了渤海湾盆地老第三纪地层发育及地震相的特点 ,解释地震剖面 ,并转化为沉积相 ,在此基础上对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作出预测。研究工作强调了地质模型的作用 ,并用岩芯的资料及单井的沉积相分析来约束地震解释。指出地质模型约束地震解释 ,是克服地震多解性、提高解释精度的有效方法 ,更好地发挥地震横向预测的作用。地质模型主要据“四扇一沟”的模式来构建 ,其依据是在渤海湾的沙河街组及东营组 ,其储层砂体主要是由在深湖条件下 ,在凸起的边缘上 ,往往有扇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组成 ,它们的分布区 ,往往就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研究发现 ,区内凡是凸起边缘若发育了断层 ,就有可能促使湖底扇的发育。在渤中的老第三系 ,浊流比较发育 ,因而 ,浊流砂体的预测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0.
在综合研究野外露头、钻井剖面及室内编图、地层对比的基础上 ,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冲积扇 -河流沉积体系是侏罗纪富县期主要的古地理格局 ,富县期沉积受与古地貌密切相关的五条河谷控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富县期冲积扇沉积具进积型特征 ,其形成与古地形密切相关 ,分布于古甘陕、庆西河谷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