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自然科学   5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陈于金  陶均 《河南科技》2022,(17):28-32
本研究基于氧气呼吸器气动报警哨的工作特性,对气动报警哨的余压报警机理进行研究,并着重分析引起气动报警哨着火的原因。采用气动报警哨设置故障的方式,对气动报警哨燃烧着火再现与结构优化后的疲劳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引起气动报警哨燃烧着火的直接原因是阀芯材料的不阻燃,间接原因是高压密封圈破损造成泄露,从而使报警哨喷嘴哨孔被堵塞,导致气动报警哨阀杆反复高速运动,阀芯高频率撞击阀台,导致中压腔室的温度升高,从而引燃报警哨着火。将阀芯材料改为聚三氟氯乙烯、高压密封圈材料改为硅氟橡胶,提高高压孔的加工质量,并严格执行定期维护保养,可避免气动报警哨着火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2.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优异机械强度、可再生和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酯,已经发展成为极具竞争力、最有可能取代石油基聚合物的新型材料,但是由于PLA固有的脆性严重阻碍了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增塑剂可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可加工性和韧性.当前常用的邻苯类增塑剂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通过添加生物基增塑剂来共混增韧PLA,并尝试扩展其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最近几年植物油类、柠檬酸类、糖类衍生物等生物基增塑剂的制备及其改性PLA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几类增塑剂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几类增塑剂的增韧效果及在增韧PLA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PLA增韧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期得到性能更为优异的生物基增塑剂.  相似文献   
593.
乙烯基酯树脂(VER)因其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和优异的物理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然而由于VER极易燃,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为了提高VER的阻燃性,本文将聚磷酸铵(APP)作为阻燃剂引入VER中,制备得到阻燃乙烯基酯树脂固化物;采用热重分析仪(TGA)表征了VER的热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EDX)研究了VER燃烧后残炭的微观形貌,表面元素组成及分布;利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锥形量热(CCT)对其阻燃性能进行测试;采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仪(TG-FTIR)等手段分析APP在VER中的阻燃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APP的引入量为30 wt%时,乙烯基酯树脂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0.3%,通过UL-94 V-0级别. APP在凝聚相和气相中共同发挥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594.
硅烷偶联剂改善阻燃粘胶纤维耐水洗性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传统共混工艺制备的阻燃粘胶纤维的耐水洗性,通过在阻燃粘胶液中加入自制硅烷偶联剂,间接地将纤维素和阻燃剂结合起来,减少水洗过程中阻燃剂的流失,考察了偶联剂用量、成膜温度及成膜时间对水洗后阻燃粘胶膜的极限氧指数(LOI)的影响.极限氧指数测试和能谱分析表明,硅烷偶联剂的适量加入有效减缓了阻燃粘胶膜LOI的下降.  相似文献   
595.
研究了氢氧化物阻燃剂和有机磷系阻燃剂对沥青的阻燃效果。采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表征两种阻燃剂的阻燃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阻燃剂都能促进沥青表面生成具有阻燃效果的致密氧化层,从而起到阻燃作用。阻燃沥青热解产物中C―O和O=C特征峰强度比纯沥青的大。无机阻燃剂质量分数为8%、有机阻燃剂质量分数为10%时,阻燃效果较好,并且有机阻燃剂的效果要优于无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在热解前期就可以减少一部分芳香分和饱和分的挥发,同时,由于阻燃剂的黏连效果,氧化阻燃层较无机阻燃剂的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596.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一种对环境不友好且具有生殖毒性的增塑剂。为了获得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增塑剂,利用异丙醇胺和多聚甲醛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腰果酚Mannich碱(MC),将MC与巴豆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合成腰果酚Mannich巴豆酸酯(MCC)增塑剂。采用FT-IR、1H NMR及13C NMR对增塑剂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MCC。进一步将MCC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得MCC/PVC复合膜,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CC/PVC复合膜与DOP/PVC复合膜相比,拉伸强度提高,当MCC含量为30 phr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12.9 MPa),比DOP/PVC复合膜提高46.6%,断裂伸长率降低;当MCC含量为20 phr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490.9%),比DOP/PVC复合膜提高2.3%,拉伸强度提高35.23%,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极性基团(羟基、氨基、酯基)的引入与腰果酚上的刚性基团(苯环)的协同作用提高了MCC/PVC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所合成的MCC增塑剂有潜力作为DOP的生物基辅助增塑剂。  相似文献   
597.
以植酸(PA)、吡咯、硝酸钴和碳化钛(Ti3C2Tx,MXene)为主要原料,利用界面调控技术合成一种含P和Co元素的新型MXene基阻燃剂(CoPM),并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复合材料。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引入4.0 wt%的CoPM后,TPU/CoPM-4.0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烟释放速率峰值、一氧化碳产生速率峰值和二氧化碳产生速率峰值较纯TPU分别下降41.4%、15.1%、29.4%和39.6%。TPU/CoPM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阻燃和抑烟减毒性能归因于:在凝聚相中,Ti3C2Tx发挥物理阻隔效应和催化成炭作用,隔绝聚合物材料与火焰区的热量、气体交换,且燃烧产物Co3O4和TiO2具有催化抑烟减毒作用;在气相中,PA热解产生含磷自由基捕获剂,从而中断链式燃烧反应。  相似文献   
598.
围绕身边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的实践课程教学,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在依托功能高分子与阻燃学科方向的国家级平台资源和科研优势的基础上,将互动式情景教学模式和研究型教学设计相结合。采用成绩评定、教学评价和学生访谈等方法进行了教学效果分析。分析表明:学生充分投入参与到实践教学每一个环节,主动开展团队合作和师生互动;在直观了解高分子材料从回收、鉴定到加工和性能测试等环节的同时,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接触了学科发展前沿技术,增加了对高分子材料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引导学生重视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思政教育的自然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