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采用“三次称重法”测定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ee et level)Cheng et L K Fu)换叶期蒸腾强度日变化、月变化,同步定点定位测定生态因子的变化,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多元回归分析蒸腾强度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蒸腾强度日进程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曲线,3月与4月为双峰,5月为单峰,即从3月到5月经历由轻蒸腾午休型到非蒸腾午休型的转变;蒸腾作用受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与光照强度和气温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其中光照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气温和湿度;不同月份的蒸腾强度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引起这种差异的主导生态因子是气温。  相似文献   
12.
不同尺度林木蒸腾耗水测算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林木蒸腾耗水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通过回顾林木蒸发散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树木蒸腾耗水研究的发展进程,并从枝叶、单木、林分和区域(流域)4个尺度上,综合评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林木蒸腾耗水量的测算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测算方法的测定对象、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等。在此基础上,对树木蒸腾耗水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分析,认为:①不同区域、不同尺度、不同树种的林木蒸腾耗水量的测算,要选择最适合的测算方法及估算模型,并充分考虑模型参数的本地化。②不同尺度运用不同测算方法,需要寻找尺度转换的误差所在,提高林木蒸腾耗水量测算的精度。③通过长期定位观测,将实测数据与遥感技术、遥感影像相结合,解决遥感影像的不连续问题,建立测定林木蒸发散的普适模型。④对植物蒸散的过程和机理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气象学、水文学、植物生理学、土壤物理学、微气象学、遥感技术等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 作为非均一的下垫面,林木层内植被与环境、植被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理论假设等问题是未来蒸散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11年生不同间伐处理火炬松光合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离体测定,并应用DPS系统对主要生理生态指标的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蒸腾速率的主导环境因子是湿度和温度因子,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建立的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南岭典型森林树种蒸腾作用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便携式先合作用系统Licor-6400对南岭森林生态系统中几种典型树种的蒸腾作用日进程进行了观测.观测表明:(1)处于林冠层不同高度的树种(藜蒴Castanopsis fissa和羊角杜鹃Strophanthus divaricatus)其蒸腾作用日进程变化特征不同;(2)针叶树(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阔叶树(藜蒴和羊角杜鹃)二者具有不同的蒸腾作用日变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光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子,可通过光敏色素等途径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毛果木莲(Manglietia ventii)为中国特有种,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笔者采取人工遮阴方式,对毛果木莲幼苗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毛果木莲幼苗对光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和适应性,为开展其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濒危植物的保护及繁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黑色遮阴网进行人工遮阴处理,使用照度计反复测量以准确建立相对光照率(RI)分别为8%、30%和100%(全光照)的生境。待毛果木莲幼苗在3种光照生境中生长6个月后,应用Li-6400 XT型便携式光合-荧光测定仪(Licor-6400, Lincoln, USA),随机选取不同遮阴条件下日照充足的连体叶(每个生境梯度5株,每株2叶片,共30个重复,取其平均值)。于8:30—11:30进行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测定。日变化前,暗适应30 min后进行3种生境下幼苗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测定。天气晴朗时连续3 d,从7:00—19:00每隔2 h进行日变化的测定,测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等光合参数;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S 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 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等荧光参数。【结果】在限定条件下毛果木莲幼苗Pn对PAR的响应过程在不同遮阴程度下大致相同,且毛果木莲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光饱和点(PLSP)和光补偿点(PLCP)随遮阴程度的增大而降低,表明毛果木莲幼苗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能够通过降低Pn, maxPLSPPLCP来增强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PnTrGs均随遮阴程度增大而降低,且均无“光合午休”现象,说明毛果木莲幼苗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能适应多光环境。qNFv'/Fm'和ETR日变化皆呈现单峰型曲线,均随遮阴程度增大而降低;但qP的日变化随遮阴程度的增大而增加,说明遮阴促进光合作用与增强光能利用率和刺激叶肉细胞的光化学活性有关,主要通过增加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和降热耗散比例等途径适应弱光生境。而Fv/Fm随遮阴程度增加而增大,且RI为100%生境下其值低于正常值,具有强光抑制现象。说明长时间强光处理导致毛果木莲幼苗的光合机构受损,光化学活性降低。【结论】RI为100%时Fv/Fm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遮阴处理(RI为30%、8%)(P<0.05,F=18.979, df=2),具有强光抑制现象,适当遮阴更利于毛果木莲幼苗生长,以RI为30%生境光强最佳。  相似文献   
16.
赤枝栲的蒸腾特性与生态因子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福建小湖赤枝栲林中定点定位观测,研究赤枝栲林的蒸腾强度日变化,季节变化及影响蒸腾强度的生态因子.得出了赤枝栲的蒸腾系数为123.72g,年蒸腾耗水量965.73mm;赤枝栲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双峰形曲线,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美国产LI-60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对库布齐沙地植被建群种油蒿和其它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蒿等几种天然沙生植物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不同的特征,即油蒿等几种天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午休现象,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蒸腾作用却无明显的午休现象,并且不同沙生植物蒸腾速率差异很大.油蒿表现最大蒸腾作用的时间在8月份,较地上生物量的高峰期提前一个月左右.沙生植物蒸腾作用受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气温是影响油蒿蒸腾作用的主导因子.油蒿蒸腾速率(Tr)和主要环境因子-气温(AT)、有效光辐射(PAR)和大气相对湿度(RH)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Tr=-543.49+0.048RAR+4.138RH+23.447AT  相似文献   
18.
库布齐沙地油蒿蒸腾作用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美国产L1-6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对库布齐沙地植被建种种油蒿和其它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蒿等几种天然沙生植物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不同的特征,即油蒿等几种天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午休现象,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蒸腾作用却无明显的午休现象,并且不同沙生植物蒸腾速率差异很大。油蒿表现最大蒸腾作用的时间在8月份,较地上生物量的高峰期提前一个月左右,沙生植物蒸  相似文献   
19.
磷的有效性对菜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生长在3种不同磷水平下6种不同基因型菜豆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①P水平显著影响菜豆的光合、蒸腾、气孔导度、叶磷浓度、光能和水分利用率、磷利用率及生物量等;②在同一磷水平下,不同基因型菜豆的光合、气孔导度、光能和水分利用率显著不同;③在各基因型中,G2424的耐低磷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蒸腾作用很可能是植物获取氧气的一个重要途径。植物的结构与这一获氧过程存在着适应性,尤其在低氧环境中,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分流动,使水中的氧不断地供应给植物,从而满足植物的要求。这一研究为进一步认识植物进化途径、植物解剖学现象、植物生理生态学适应性及植物学应用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