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自然科学   26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胜北洼陷油气运聚定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应用盆地模拟技术在油气运移主要路径上寻找有利的圈闭。方法应用油藏地化和盆地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不同成藏期次对胜北洼陷主要目的层系的油气运聚进行模拟。结果胜北洼陷早、晚主要成藏期均有3条油气运聚的主要路径,但具体方位有所差异。其中早期运聚路径对后期油气运聚影响较大。结论该模拟技术的应用,为研究逆断层发育盆地的油气运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也为油田目标勘探提供了一套快速、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油层组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层间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3方面对鄂尔多斯合水地区长8油层组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区长81油层组和长82油层组砂体频率和砂体密度相近,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弱,层间隔层厚度变化较大,整体上长8油层组层间非均质性较弱;研究区长81、长82夹层发育,存在多段高渗层,层内渗透率的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级差都较大,两油层段的层内非均质性均较强;研究区长81、长82流动单元分布受沉积微相的影响明显,差、中流动单元分布较多,好流动单元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993.
 板桥凹陷在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湖相盆地独具特色,现今油气藏气油比(GOR)变化范围为300~3000m3/t,大部分属于天然气饱和-超饱和油气藏。 本文首先基于大量岩石热解数据和测井、录井等资料,精细刻划了板桥凹陷烃源灶特征,有效源岩主要位于沙一段和沙三段,主体为II2-III型,有机质丰度为1%~2%的源岩对应的氢指数(HI,干酪根热解烃与总有机碳的比值)在100~300mg/g之间,源岩成熟深度范围约为3600~3800m。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沙一段和沙三段源岩的生排烃特征和组分,结果表明,板桥凹陷湖相源岩只有在生烃转化率达到30%左右、镜质体反射率(Ro)达0.8%以上才能实现排烃,沙三段排出烃类GOR超过600m3/t,沙一段排出烃类GOR相对较低,大约为222m3/t,与现今油气藏性质较为一致。中国东部更多的实例剖析表明,源岩的HI0和初始有机质丰度是控制油气藏GOR的关键性因素,板桥凹陷天然气大量聚集成藏归因于腐殖型源岩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4.
1970―1978年笔者在塔里木油气地质调研中首次提出古生代有发育的烃源岩,1984年沙参2井实现了古生代海相油田的首次重大突破。1992年通过多个古生代油气田深入研究建立了古生代海相油气成藏理论。其理论内涵:叠加复合盆地成藏,多时代多层系生油,多期成藏,多时代多类型储盖组合,多成藏模式,油气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古斜坡、断裂带和不整合面附近。  相似文献   
995.
依据基准面旋回的原理,应用露头、钻(测)井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煤层的空间变化和平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受古地形和古气候的影响,在构造转换间歇期的不同沉积环境中,受基准面旋回和相分异作用控制,研究区煤层多形成于短期基准面上升的晚期,并以障壁海岸沉积的煤层分布广,厚度大;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煤层多发育在三角洲平原沼泽中;而辫状河道沉积体系中,受河道对下伏地层的冲刷迁移影响,煤层则出现分叉、变薄或尖灭,多不能形成规模煤层。  相似文献   
996.
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野外观察通过对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成矿温度的定性分析从而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济源铜锣铜矿床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铜矿床,进而对该地区的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7.
姬塬油田胡150—胡153区长4+5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姬塬油田胡150—胡153区长4+5油层组储层主要为湖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属典型的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阴极发光、高压压汞等测试技术手段,对该区长4+5储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性质明显受原始陆源组分、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陆源碎屑组分是后期成岩作用改造的物质基础,储层性质受沉积相或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集物性明显优于其他微相砂体,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优劣起主导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致密,物性变差,溶蚀作用尤其是长石的溶蚀作用对本区储层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三叠系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相等沉积类型的砂砾岩体,地层埋深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对其成岩作用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三叠系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多处于早成岩B亚期和中成岩A亚期成岩阶段,储层的孔隙演化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早期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成岩作用类型;中成岩A期,有机质成熟产生有机酸使次生孔隙发育,储层物性有所改善;后期自生胶结物的充填作用是次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岩石成分、孔隙流体性质及构造应力是该区成岩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间接影响储层物性发育,这对预测本区三叠系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济阳坳陷陆相断陷盆地不整合的油气输导方式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并结合已发现地层油藏油气输导过程剖析,分析不整合的油气输导方式及性能.结果表明:陆相断陷盆地不整合结构层主要由砂、泥岩组成并各具特征,不整合面上下砂泥岩对接组合可分为砂/砂、砂/泥、泥/砂、泥/泥等4种型式,这些组合型式在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不同的组合型式控制着不整合的油气输导方式,其中砂/砂型控制着不整合的垂向输导方式,砂/泥型、泥/砂型则控制着不整合的横向输导方式;不整合结构中的渗透层横向连续性差,使得不整合横向输导油气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一些圈源距离较远的地层油藏进行预测,要特别重视不整合结构型式及其与断层、骨架砂体等的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孙吴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湖相暗色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林场组烃源岩可溶烃含量已达到烃源岩标准,族组分中可溶烃类含量高,饱/芳比值高,有机质类型好;正构烷烃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均反映了烃源岩具有未熟低熟特点;烃源岩有机质具有混合型母质的特点,菌藻类低等生物在成烃母质中含量丰富;烃源岩沉积和保存于盐度较高的还原弱还原环境,水体存在着化学成分分层,有利于有机质的埋藏保存,可以为孙吴嘉荫盆地的油气生成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