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自然科学   26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文章通过常规物性分析和特殊岩心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地层的储集物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储集物性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并从岩心测试的角度提出了天然气在该套储层中作有效运移的最低孔隙度和获取工业气流所必需的孔隙度下限值。  相似文献   
112.
秦皇岛柳江盆地自燕山运动以来,岩浆活动十分剧烈,岩浆岩广泛发育,说明它已从稳定区转化为活动区,成为后地台阶段的活化区,即地洼区。因而其成矿作用具有稳定型和治化型两类特征。  相似文献   
113.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估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在不同区域的物质量和价值量。方法应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借助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不同林分在不同区域的实地观测值进行估算。结果陕西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911215.35万元,其中长城沿线风沙区155490.77万元;陕北黄土高原区720626.49万元;关中盆地177421.57万元;秦巴山地2857676.52万元。按服务功能类型划分,林产品价值467723.47万元,涵养水源价值842471.95万元,固定CO2价值684977.04万元,释放O2价值943217.78万元,营养元素循环价值76053.85万元,土壤保持价值896771.26万元。结论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省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陕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重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索多种矿产耦合成矿的盆地构造动力学问题。方法综合剖析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油、气、煤和砂岩型铀矿等多种矿产共存富集的时空配置关系。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多种矿产相互关联、共存富集于古生界和中生界的不同地质层位,促使它们耦合成矿的时代主要发生在晚侏罗-早白垩世的燕山中晚期,主体受控于中新生代多构造演化及其关键变革时期的构造转换过程。结论探索、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动力学演化及其叠加转换关系,有助于客观认识多种矿产共存富集可能受控的统一盆地动力学环境及其耦合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汾渭盆地西师村黄河第三级阶地上沉积的黄土地层粒度分析发现,沉积物的粒度组份变化曲线能够很好地反映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的变化,粒径〈5μm和〉30μm组份的体积分数曲线分别是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的良好替代性指标.通过粒度分析所绘制的各粒级组份体积分数曲线显示,古土壤S2和S1发育时期,夏季风加强,并且分别在225,121,101,85kaBP处出现峰值;在40kaBP左右,夏季风有所加强,形成一层弱古土壤Sm.黄土L2和L1堆积时期,冬季风加强,峰值分别出现在185,155,138,15kaBP处.西师剖面的黄土记录整体上反映了最近250ka以来汾渭盆地东亚季风的演化过程,为这一地区在最近250ka以来的东亚季风演化研究作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6.
全新世洛阳盆地的水系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陆地卫星像片、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地层钻孔和地层剖面资料,运用综合分析对比方法,揭示出全新世以来洛阳盆地水系变化具有如下基本规律:即洛河河道不断北移;伊河河道不断东延加长,河曲不断南北摆动;涧河在东周到隋唐的时期内,由于人为作用而不断改变流路.  相似文献   
117.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双断凹陷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双断凹陷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构造形态和沉积物充填方向2个角度,提出两种类型划分方案.一种分类方案是根据凹陷的构造(剖面)形态、内部结构、边界条件不同,将双断凹陷分为简单双断凹陷和复杂双断凹陷2大类,并对上述两类进一步细分.另一种分类方案是依据沉积物充填方向、发育的沉积体系,将双断凹陷分为短轴单向充填型双断凹陷、短轴双向充填型双断凹陷、复合充填型双断凹陷和长轴充填型双断凹陷4类.并对不同类型的双断凹陷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双断凹陷综合研究和油气勘探提供分类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8.
与构造油藏相同,形成隐蔽油藏的基本地质条件主要为生、储、盖、运、圈、保6个方面.在油气成藏的众多条件中,源岩、储层和圈闭是最基本的条件.二连盆地主要发育腾格尔组腾一段和阿尔善组阿四段2套主力烃源岩;阿尔善组阿四段、腾格尔组腾一段和腾二段3套主要储集层以及3套优质盖层.这3个基本成藏条件在不同构造类型的盆地中常形成不同类型的组合模式.二连盆地由于凹陷数量多,类型全,因而生储盖组合模式丰富.根据二连盆地构造、沉积背景的不同,其组合模式可以概括为:①单断型成藏条件组合模式;②构造反转型成藏条件组合模式;③双断型成藏条件组合模式.不同类型的成藏条件组合模式一般具有不同的成藏特点.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砂岩成岩作用阶段划分、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方法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对储层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石盒子组砂岩储集层处于中成岩A期阶段,山西组—马家沟组储集层已处于中成岩B期—晚成岩阶段。本区砂岩储集层在埋藏成岩过程中发生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破裂作用和溶蚀作用。结论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地破坏了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则有效地改善了砂岩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20.
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环境、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方法利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及分析技术。结果B盆地中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大多形成在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等沉积环境中。碎屑岩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储层物性存在较大差异;物性最好的储层为河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结论储层物性主要受压实作用、碳酸盐溶解与胶结作用及沉积环境四大因素控制,其中压实、溶蚀作用及胶结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而沉积环境对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控制原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并进一步控制溶蚀、胶结等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